[發明專利]磁性工件復位結構和方法以及磁性工件排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86905.0 | 申請日: | 201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8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崔凱翔;吳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領邦智能裝備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6 | 分類號: | B65G4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永***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性 工件 復位 結構 方法 以及 機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磁性工件復位結構和方法以及磁性工件排料機構,磁性工件復位結構包括有排列槽和復位部件,復位部件對應排列槽的一個端部設置,帶磁部件的磁極方向與磁性工件的磁極方向相反,多個磁性工件在排列槽上相互依次吸附形成隊列,隊列接收新的磁性工件后,在復位部件作用下,隊列入口端面位置自動恢復至接收前的位置。磁性工件排料機構包括輸入結構、擋止結構和磁性工件復位結構。磁性工件自動排列復位方法中,通過一復位部件與該磁性工件的隊列形成磁力作用,從而驅動所述隊列移動,使得所述隊列的入口端面回復到該新的磁性工件加入之前的位置。本發明中,復位部件通過磁力作用使得磁性工件隊列頭部的位置得以自動調整。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而言涉及磁性工件排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磁性工件復位結構、一種磁性工件排料機構以及一種磁性工件復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磁材工件在完成充磁后變成了磁性工件,此時需要進行下料,在下料時需要進行規則排列,方便進入下一道工序。由于磁性工件的磁性相吸,多個磁性工件進行多方位吸引,從而會產生無序排列,甚至結合為團狀,為磁性工件的下一步處理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另外,磁性工件在下料過程中,由于相互吸引,相互間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力,嚴重時會造成磁性工件的損壞。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布設卡槽實現有序排列,同時使用緩沖材料加設在磁材工件隊列頭部從而避免磁材工件之間沖撞。磁性工件在排序過程中會使得隊列頭部向前延伸,為使緩沖材料始終位于隊列頭部前方,則需要實時調整該緩沖材料的位置,該緩沖材料位置的調整需要通過自動調整機構實現。如果要保持緩沖材料位置不變,則需要隊列頭部位置保持不變,而尾部向后延伸,這就需要增設撥叉機構實時將隊列頭部調整至緩沖材料之后。無論采用何種現有技術,技術方案都非常復雜,而且可靠性較低,不但提高成本而且會降低自動化水平。因此,如何在自動化排列磁性工件的過程中結構簡潔可靠、成本低廉的實現避免磁性工件之間沖擊碰撞,是業界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在自動化排列磁性工件的過程中結構簡潔可靠、成本低廉的實現磁性工件復位結構、磁性工件復位方法和避免磁性工件之間沖擊碰撞的磁性工件排料機構。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磁性工件復位結構,用于對由多個磁性工件相互依次吸附形成的隊列位置進行復位,即在新的磁性工件加入隊列后隊列入口端面位置回復到原有位置上,包括有排列槽和復位部件,所述復位部件對應所述排列槽的一個端部設置,所述復位部件為帶磁部件或導磁部件或者是帶磁部件和導磁部件的組合,所述帶磁部件的磁極方向與所述隊列的磁極方向相反,所述隊列位于所述排列槽上,所述隊列接收新的磁性工件后,在所述復位部件作用下,所述隊列入口端面位置自動恢復至接收前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排列槽上預設有引導部件,所述引導部件為與所述隊列結構相近的帶磁件,且長度大于所述復位部件的長度,所述引導部件磁極方向和所述隊列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排列槽既不是導磁材料也不是帶磁材料,所述復位部件與所述排列槽之間隔離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磁性工件復位結構包括條形架,所述條形架的一面設置所述排列槽,所述條形架的另一面用于安裝所述復位部件,所述復位部件為條形結構,與所述排列槽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復位部件在所述排列槽上的位置能夠調整。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述排列槽包括槽口與槽底,所述槽口為敞口結構。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磁性工件排料機構,包括輸入結構和擋止結構,還包括如上所述的磁性工件復位結構,所述擋止結構能夠伸縮地設置于所述輸入結構和所述磁性工件復位結構之間,所述磁性工件通過所述輸入結構經由所述擋止結構緩沖后進入所述排列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領邦智能裝備股份公司,未經北京領邦智能裝備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869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