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61422.5 | 申請日: | 201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35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鋒;徐方;楊奇峰;鄒風山;甘戈;劉偉;張中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許宗富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移動機器人 充電輔助裝置 三角橫梁 充電裝置 成功率 充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三角橫梁;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與充電裝置進行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橫梁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設置有調節所述三角橫梁位置的調節結構。該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能提高移動機器人自主充電的成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基于激光、聲吶或視覺導航的移動機器人一般具有自主充電功能。自主充電是指移動機器人在電量低到限值時,不需人為介入,機器人自動尋找充電站自主充電;充電到規定電量后,自動返回執行既定任務。通常移動機器人本體上配有充電連接器或充電電極,通過激光、聲吶或視覺導航,使機器人本體上充電連接器或充電電極和充電裝置上的充電連接器或充電電極接觸并對接,實現自主充電。但受導航精度或充電連接器形狀或充電電極尺寸的限制,自主充電的成功率會受影響;會發生充電連接器狀或充電電極和充電裝置外殼碰撞,導致充電連接器或充電裝置外殼損壞,嚴重影響移動機器人的無人值守應用功能。另外,充電電極一般連接彈簧機構,自主充電時電機必須上電才能使機器人不會被彈簧彈出。自主充電時電機有電流消耗,不但延長了充電時間而且縮短了電池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所述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三角橫梁;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與充電裝置進行固定連接;所述三角橫梁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間;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設置有調節所述三角橫梁位置的調節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三角橫梁的長度大于移動機器人最外側左右輪間距,所述三角橫梁的高度小于移動機器人最大越障高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三角橫梁為楔形塊。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楔形塊的楔角范圍為15-60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調節結構為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通孔,所述三角橫梁上有與所述通孔對應的固定螺絲孔,所述述三角橫梁和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之間通過螺釘和固定螺絲孔的配合進行固定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通孔等間距排列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內側,并相對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高度大于移動機器人的最大越障高度,且小于移動機器人的外殼的離地高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長度大于移動機器人的驅動輪的直徑。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本發明公開的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通過將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與所述充電裝置固定連接,形成一體,不需固定在地面上,即使移動機器人碰到充電輔助裝置導致其位置移動,但和充電裝置的相對位置不變,仍能保證充電對接成功,保證了對接的精度,提高了充電的成功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中的右支架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中的三角橫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在自主充電時候的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移動機器人充電輔助裝置在自主充電時候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614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電組件,充電箱以及充電裝置
- 下一篇:充電組件,充電箱以及充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