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同軸雙桿彈射式偏心齒輪-非圓齒輪行星系拋秧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57892.4 | 申請日: | 2016-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6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錢孟波;秦浙;何俊杰;蔣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0 | 分類號: | A01C11/00;F16H37/12;F16H5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啟旺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軸 彈射 偏心 齒輪 行星 系拋秧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同軸雙桿彈射式偏心齒輪?非圓齒輪行星系拋秧機構,包括齒輪盒;所述的齒輪盒的內支承有中心不完全圓齒輪、上下中間圓齒輪、上下中間偏心齒輪、上下行星非圓齒輪;所述中心不完全圓齒輪固接有凸鎖住弧,所述上中間圓齒輪上固接有上凹鎖住弧,所述下中間圓齒輪上固接有下凹鎖住弧,所述上、下凹鎖住弧與凸鎖住弧相配合;栽植臂殼體內滑動設置有空心套桿,空心套桿中滑動設置有實心推桿;空心套桿上設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開合機構;栽植臂殼體內鉸接有雙輪廓線凸輪、撥叉和扣扳機。本發明每個齒輪盒內相對中心齒輪有2組行星系齒輪傳動,每組行星系傳動帶動1個拋秧栽植臂,齒輪盒轉一圈,實現2次拋秧工作,工作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同軸雙桿彈射式偏心齒輪-非圓齒輪行星系拋秧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水稻機械種植主要有三種方式:直播、插秧和拋秧。其中直播是一種無序種植方式且生長期長,插秧有5~7天緩苗期,兩種方法均會延長生長期;然而拋秧沒有緩苗期,對于普通秧苗,拋秧可以提高10-15%產量。此外拋秧具有移植速度快,不傷根部的優點,被水稻種植專家推薦為增產比率最高的種植農藝。然而無序拋秧作業不利于后期田間管理,而且影響水稻通風、均勻吸收陽光和土壤養分,容易引發病蟲害,不適合我國小田塊種植的國情從而影響拋秧機的推廣。因此有序拋秧機構的研發是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
80年代初,日本已生產出有序拋秧機械,并進入市場;由于其結構復雜、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諸多原因,未能大面積推廣,只占水稻種植面積的0.5%以下。
目前國內大部分拋秧機采用人力背負式拋秧機,其原理是利用壓縮空氣將水稻缽體吹出,并利用重力落地,與傳統人力拋秧的方式如出一轍,雖然節省人工成本,但仍不能解決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問題。國內也開發了多種不同類型的有序拋秧機構,典型的有中國農業大學研制的2ZPY-H530型水稻缽苗行栽機,沈陽農業大學研制的氣吸式小型手扶式水稻缽苗有序移栽機,南京農機化研究所設計的頂桿推出式有序拋秧機構,此外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浙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和廣西大學都對缽苗輸送排序式拋秧機構進行了研究。這些機構由于工作效率或結構上原因,未能得到廣泛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填補拋秧機方面的技術空缺,提供一種同軸雙桿彈射式偏心齒輪-非圓齒輪行星系拋秧機構,該機構的結構尺寸相對較小,結構相對簡單,振動也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同軸雙桿彈射式偏心齒輪-非圓齒輪行星系拋秧機構,包括齒輪盒;所述的齒輪盒的內支承有中心不完全圓齒輪、上中間圓齒輪、下中間圓齒輪、上中間偏心齒輪、下中間偏心齒輪、上行星非圓齒輪、下行星非圓齒輪,所述上中間圓齒輪和下中間圓齒輪以及上行星非圓齒輪和下行星非圓齒輪均呈180度對稱分布在中心不完全圓齒輪兩側;所述上中間偏心齒輪與上中間圓齒輪同軸固接,所述下中間偏心齒輪與下中間圓齒輪同軸固接;
所述中心不完全圓齒輪固接有凸鎖住弧,所述上中間圓齒輪上固接有上凹鎖住弧,所述下中間圓齒輪上固接有下凹鎖住弧,所述上、下凹鎖住弧與凸鎖住弧相配合;
所述中心不完全圓齒輪分別與上中間圓齒輪和下中間圓齒輪嚙合,所述上、下中間偏心齒輪與上、下行星非圓齒輪嚙合;還包括上移栽臂和下移栽臂,所述上、下行星非圓齒輪與上、下移栽臂同軸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578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漏插可調式插秧機秧爪
- 下一篇:一種滾筒式移栽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