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瓷器胎體無機修復材料的應用方法及其修復后的瓷器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42001.8 | 申請日: | 201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72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其江;袁楓;張茂林;吳軍明;吳雋 | 申請(專利權)人: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26 | 分類號: | C04B28/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300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材料 瓷器 高嶺土 瓷器產品 修復 胎體 重量百分比 半水石膏 化工原料 氫氧化鈉 去離子水 胎體結構 吸水性強 原料煅燒 硅酸鈉 強度差 球磨 石膏 疏松 制備 質感 配方 應用 生產 | ||
1.一種瓷器胎體無機修復材料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無機修復材料混合均勻后涂抹在陶瓷胎體缺損部位,等待1.5~2小時,待其凝固后按照陶瓷形體打磨,再將其放入烘箱中,在60~80℃下保溫固化2小時,獲得修復后的瓷器產品;
所述瓷器胎體無機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采用高嶺土與工業純化工原料,其配方的重量百分比組成為:
高嶺土55~62%、氫氧化鈉10~15%、硅酸鈉6~9%、β-半水石膏8~10%、去離子水10~17%;經原料煅燒、球磨、干燥、攪拌獲得無機修復材料;
所述原料煅燒工序為,將高嶺土在800~850℃煅燒40分鐘;
所述混合攪拌工序為:先將氫氧化鈉、硅酸鈉、去離子水混合溶解成溶液,靜置30~40分鐘;再將β-半水石膏與煅燒工序后的高嶺土攪拌均勻獲得混合物;最后將溶液倒入混合物中攪拌10分鐘,使其成為均勻的膠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工序為:將經過煅燒工序后的高嶺土,以料:球:水比例為1:2:0.8~1裝入球磨設備內球磨,細度達到萬孔篩的篩余為0.05%以下。
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修復后的瓷器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修復材料修復后的部位與瓷胎牢固結合,并具有與瓷胎相同的致密性、質地及質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景德鎮陶瓷大學,未經景德鎮陶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4200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孔海綿混凝土及其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制備他司美瓊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