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8975.2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0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修趙;張傳華;蘇貴平;趙光輝;張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揚專利事務所 35001 | 代理人: | 何小星 |
| 地址: | 350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花菇栽培 備料 輕質碳酸鈣 常規栽培 出菇管理 香菇菌棒 栽培品種 棉籽殼 石膏粉 雜木屑 栽培區 滅菌 拌料 采收 出菇 發菌 菇棚 麥皮 裝袋 接種 保證 生產 | ||
1.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栽培品種選擇:選擇適應性好,耐高溫的菌株。
(2)栽培區選擇:選擇海拔較高、地勢平坦、通風良好的地區。
(3)搭建菇棚:菇棚東西走向,采用內外棚的結構。外棚上蓋有遮陽網,內棚上蓋黑白間隔塑料膜。
(4)備料:雜木屑72.5%、棉籽殼8%、麥皮18%、石膏粉1%、輕質碳酸鈣0.5%,以上均為干物質質量比。
(5)拌料:按照步驟(3)中質量配比稱料后,干混攪拌均勻后加水攪拌,培養料含水量54%~56%。
(6)裝袋:裝袋選用免割保水膜內袋和聚乙烯外袋配合使用,內袋不扎口。
(7)滅菌:采用高壓自動滅菌柜滅菌,先在70℃保持40分鐘,然后升至121℃,保持420分鐘。待柜溫降到70℃時再取出料筒。
(8)接種:在消毒后的接種室進行接種,采用三點扎穴接種,堆柴式排放,堆高10~13層。
(9)發菌:接種后10天翻垛,按井字形排放菌袋,高8~10層。培養室溫度19℃~21℃,空氣濕度62%~67%。待花菇棒布滿菌絲后刺孔增氧,并進行菌筒排疏。
(10)出菇管理:菌筒經過90~120d的培養后,菌絲達到生理成熟,在18℃~20℃的溫度環境下批量排架,然后通過噴水的方式提高菇棚內的濕度,以及溫差刺激對菌筒進行催蕾出菇。待菇筒現蕾后,及時脫去聚乙烯外袋,保留免割保水膜內袋。出菇后加大通風并停止噴水,使濕度降低到65%~75%促進第一茬花菇形成。第一茬花菇采收后,停止噴水,進行通風,降低濕度,讓菌絲恢復生長,20d后進行“拍打驚蕈”的辦法刺激第二茬催蕾出菇管理,之后每茬通過注水方法結合溫差刺激促使子實體形成。
(11)采收:花菇九成熟時即可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菇品種為L80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區選擇在海拔為600~1000米的地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菇棚外棚上蓋的遮陽網為八針遮陽網,菇棚內搭設有培養用床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袋選用的免割保水膜內袋和聚乙烯外袋的規格分別為14.8cm×54cm和15.2cm×55cm,每袋裝濕料1.9kg~2.0k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袋和接種時間為11月至翌年2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菌過程中的菌筒排疏是指將菌筒按“△”字形排放菌袋,堆高6~7層,堆距10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夏季花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菇管理過程中的溫差刺激是指白天封閉菇棚塑料膜,夜間打開菇棚塑料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未經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897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褐靈菇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馬勃菌種的人工培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