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纖維素醚粉生產的精制棉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8106.X | 申請日: | 2016-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6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中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21C5/00 | 分類號: | D21C5/00;D21C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 地址: | 22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制棉 纖維素醚 制備 中和 漂白劑 丙酮混合溶液 二氧化氯 粘度降低 過氧化 白度 開棉 棉絨 蒸煮 生產 檢測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纖維素醚粉生產的精制棉的制備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選取棉絨為原料,經過開棉、蒸煮、中和后,在45?50度之間加H2O2溶液,H2O2的加入量為精制棉質量的1?2%,攪拌20?40分鐘制成。本發明在中和后加H2O2、二氧化氯、過氧化丙酮混合溶液為漂白劑,經過實際檢測可以增加最終產品的白度,而且產品的粘度降低非常有限,也不會影響最終的產品的分子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纖維素醚粉生產的精制棉的制備方法,屬于精制棉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纖維素醚、纖維素酯類廠商在生產高粘度產品時,總要求在其原材料——精制棉達到一定白度的前提下,其粘度越高越好,以滿足他們生產高粘度產品的要求。傳統的精制棉生產一般采用以下工藝:1)棉短絨開棉;2)高壓蒸煮:將棉短絨加入到蒸煮鍋內,加堿液升溫蒸煮;3)洗滌:將蒸煮后的棉短絨洗滌;4)漂白前預處理;5)漂白;6)碾壓、烘干制得成品。
該工藝方法可以生產出粘度大于800mPa·s的精制棉產品。其不足之處是:選用的棉短絨的成熟度高,要求大于80%,一般的棉短絨難以達到如此高的成熟度;蒸煮通過二段蒸煮完成,工藝過程不易控制;生產的產品的白度達不到需求,尤其是在化妝品,醫藥等需要白度較高的產品體系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序合理、可以增加最終制品白度的用于纖維素醚粉生產的精制棉的制備方法。
為此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選取棉絨為原料,經過開棉、蒸煮、中和后,在45-50度之間加H2O2溶液,H2O2的加入量為精制棉質量的1-2%,攪拌20-40分鐘制成。
所述H2O2質量濃度為0.3~1.2wt%,漂白溫度為10~25℃。
還包括有二氧化氯、過氧化丙酮作為H2O2的補充,用于對精制棉的漂白。
所述各漂白劑的質量份數為:
H2O2 50-80份;
二氧化氯 5-8份;
過氧化丙酮 1-3份。
所述漂白步驟前各步驟的處理過程為:
1)選料、開棉、蒸煮:以棉短絨為原料經開棉除雜后加入蒸煮液,于100~130℃進行蒸煮;其中,蒸煮液中KOH含量為10~20g/l,乳化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1~0.3%;所述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鈉;蒸煮時料液重量比為1∶4~6;
2)預漂白:蒸煮后的脫脂棉水洗后加水得到棉漿液,調至pH=8-12,然后加入次氯酸鈉進行預漂白;
3)酸化:預漂白后的棉漿于pH 4~6的條件下酸化1-2h。
所述1)步驟中于120~125℃進行蒸煮;其中,蒸煮液中KOH含量為15~18g/l,乳化劑的重量百分比為0.15~0.18%;所述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鈉。
所述3)步驟中預漂白后的棉漿于pH 5~6的條件下酸化1.8-2h。
所述2)步驟中,調至pH=9-10。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在中和后加H2O2、二氧化氯、過氧化丙酮混合溶液為漂白劑,經過實際檢測可以增加最終產品的白度,而且產品的粘度降低非常有限,也不會影響最終的產品的分子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中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揚州中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81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厚樸葉纖維素及其制備方法用途
- 下一篇:一種精制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