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系統PMU不良數據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16881.1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41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陳軍;姚建國;蘇大威;陳利躍;景志林;馬曉磊;張彥軍;吳海偉;張琦兵;於益軍;馮樹海;石飛;盧敏;徐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21000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系統 pmu 不良 數據 識別 方法 | ||
1.一種電力系統PMU不良數據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識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PMU量測數據讀取與存儲;
(2)PMU量測數據初篩及多源數據互校驗;
(3)基于多約束條件的PMU量測數據預處理;
所述步驟(3)的基于多約束條件的PMU量測數據預處理包括下述步驟:
1)電網支路最大傳輸功率約束的PMU不良數據識別;
2)利用電網支路一端量測,及其設計參數推算另一端的PMU不良數據識別;
3)利用三相不平衡度識別PMU不良數據;
所述步驟1)中,電網支路有功方程表示為:
Pij=Bij(θi-θj) (1)
式(1)中,Pij為流過電網支路ij的有功功率,Bij為電網支路ij電納,θi、θj為電網支路兩端節點i、j電壓相角;
針對不同電壓等級電網支路,利用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電網支路輸送的最大功率限值,將此作為參考量,與實際電網支路的電壓相角差進行比照識別PMU不良數據;
設電網支路電抗為Xbch,電網支路輸送的最大功率限值為根據直流潮流計算出電網支路最大電壓相角差為:
考慮到直流潮流計算誤差,按照專家經驗取可靠系數k=5%,則電壓相角差范圍為:
所述步驟2)中,利用電網支路一端量測,及其設計參數推算另一端的PMU不良數據識別為:
a、已知支路i側相量,求相量,表達式如下:
b、已知支路j側相量,求相量
式(3)、(4)中:Z為線路支路阻抗,Mi、Mj為電網支路對地電納,為節點i的電壓相量量測,為節點j的電壓相量量測,為支路i端電流相量量測、為支路j端電流相量量測;i、j分別為電網支路兩端節點;
當電網支路類型為輸電線路時,Mi=Mj=yc,yc為輸電線路對地充電電容;當電網支路類型為變壓器時,其中K為變壓器非標準變比,bT為變壓器標準側電納;
通過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獲取輸電線路類型及其長度,根據《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的單位阻抗計算電網支路設計參數,利用一端PMU量測,結合電網支路設計參數,計算另一端相量,通過雙端PMU量測的互判,依據設計參數的相量推測結果與PMU實測值接近程度剔除PMU不良數據;
所述步驟3)包括下述步驟:
a、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計算:
三相電壓序分量不平衡度利用電壓負序分量與正序分量的方均根值的百分比表示;三相電壓幅值分量不平衡度為三相電壓幅值中最大電壓偏差與三相電壓均值的比:
b、三相電流不平衡度計算:
三相電流序分量不平衡度利用電流負序分量與正序分量的方均根值的百分比表示;三相電流幅值分量不平衡度為三相電流幅值最大偏差與三相電流幅值均值的比:
c、基于三相不平衡度統計特征的PMU不良數據識別:
通過實測PMU數據的統計特征分析,PMU采集的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小,利用這一特征,通過辨識門檻的設置,對PMU不良數據進行有效識別;
其中:U、Ua、Ub、Uc分別表示電網三相相電壓、A相電壓、B相電壓和C相電壓;I、Ia、Ib、Ic分別表示電網三相相電流、A相電流、B相電流和C相電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系統PMU不良數據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PMU量測信息的讀取與存儲功能包括:基于海迅實時數據庫接口的PMU信息抽取和PMU數據文件的存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疆電力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688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機故障數據分析系統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外賣訂餐系統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