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柴油恒溫裝置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3841.1 | 申請日: | 2016-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9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杰;田永亮;劉聰聰;李盈盈;吳昌慶;馬驍宇;張偉;劉韶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1/125 | 分類號: | F02M31/125;F02M3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柴油 恒溫 裝置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燃油系統技術及節能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柴油恒溫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商用車越來越多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柴油機車型因其扭矩大,燃油經濟等優點占據了商用車百分之九十的市場。試驗表明,供給側初始柴油溫度會極大影響發動機柴油噴射的終端溫度,該溫度變化會導致柴油機油耗和排放的變化。柴油供給側溫度恒定在30℃有助于降低柴油機特別是高壓共軌柴油機的油耗和提高排放水平。
現有技術是采用將高溫回油混合到進油管的方式對進油溫度進行控制,采用電加熱絲對燃油進行加熱,采用冷卻系統水循環或者排氣熱量對進油進行加熱等方式。發動機在采用上述加熱裝置時的燃油局部循環,溫度會越來越高,且現加熱裝置只能對燃油加熱,不能降溫,加熱絲加熱存在安全隱患且可靠性低,采用冷卻系統或排氣熱量時,管路較長且不利于緩解冷啟動問題,即啟動之間上述加熱裝置的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柴油恒溫裝置及控制方法,以解決現加熱裝置僅能加熱而不能降溫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柴油恒溫裝置,包括發動機進油管、發動機回油管、第一散熱器、第二散熱器、第一PTC陶瓷加熱器、第二PTC陶瓷加熱器、第三PTC陶瓷加熱器、溫度器及控制器;
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設置于所述發動機進油管與所述第一散熱器之間,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設置于所述發動機進油管與所述發動機回油管之間,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與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進油管的兩側;
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設置于所述發動機回油管與所述第二散熱器之間,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與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相對設置于所述發動機回油管的兩側;
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發動機進油管的出油口處,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及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均與電源電連接,且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及所述第三陶瓷加熱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電信號連接。
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內與所述第一散熱器接觸的表面為平面,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內與所述發動機進油管接觸的表面設置有凸起結構;
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內與所述發動機進油管及所述發動機回油管接觸的表面均設置有凸起結構;
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內與所述發動機回油管接觸的表面設置有凸起結構,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內與所述第二散熱器接觸的表面為平面。
所述發動機進油管與所述發動機回油管不連接。
一種柴油恒溫控制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項的柴油恒溫裝置;
溫度傳感器檢測發動機進油管的出油口處的柴油溫度,并將檢測到的柴油溫度信號反饋至控制器,若所述柴油溫度低于設定值,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三PTC陶瓷加熱器斷開,第一PTC陶瓷加熱器與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工作,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通過所述第一散熱器將外界溫度轉移至所述發動機進油管側,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將所述發動機回油管側熱量轉移至所述發動機進油管側,對發動機進油管進行加熱;
若檢測到的柴油溫度高于設定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PTC陶瓷加熱器斷開,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及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工作,所述第一PTC陶瓷加熱器將所述發動機進油管側的熱量通過第一散熱器轉移到外界,所述第三PTC陶瓷加熱器將所述發動機進油管側的熱量通過第二散熱器轉移到外界,為所述發動機進油管側降溫。
所述設定值為30攝氏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方案可實現油溫的雙向控制,即可加熱也可降溫;本技術方案采用PTC加熱器熱阻小換熱效率高,靈敏度高溫控精準,安全性高;發動機進油管與發動機回油管不連接,即發動機進油與發動機回油不混合,不影響進回阻力。
本技術方案采用PTC陶瓷加熱器,因半導體PTC加熱特征,安全性和靈敏度高,有助于節油降耗,提高柴油機的排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PTC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帶凸起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發動機進油管,2發動機回油管,3溫度傳感器,4第一散熱器,5第一PTC陶瓷加熱器,6第二PTC陶瓷加熱器,7第三PTC陶瓷加熱器,8第二散熱器,9凸起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38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