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10492.8 | 申請日: | 201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17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崔秀云;李長江;李偉偉;史建俊;方紅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41/01 | 分類號: | C07C41/01;C07C43/11;C01D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60 | 代理人: | 段嘯冉 |
| 地址: | 24504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二乙二醇 甲己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二乙二醇甲己醚是一種性能優良的高沸點有機溶劑,廣泛用于染料、樹脂、油漆、清洗劑、特種墨水的生產,作為貴金屬萃取劑,在金、鈀的萃取分離中也有應用,它能與大多數的醇、酮、醚、鹵代烴等混溶,對堿金屬氫氧化物有較好的溶解性,因而在有機合成中也有著重要應用。目前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有:1)以二乙二醇單己醚和甲醇或二乙二醇單甲醚和己醇為原料,濃硫酸為催化劑的直接醚化法;2)以二乙二醇單己醚為原料、硫酸二甲酯或碳酸二甲酯為烷基化劑的烷基化法;3)二乙二醇單甲醚或二乙二醇單己醚與鈉首先反應生成醇鈉,然后再與正溴己烷或氯甲烷反應生成醚的Williamson法。
上述第三種方法雖然能夠克服前兩種方法中硫酸的腐蝕性、碳酸二甲酯價格高、生產成本大的缺點,但由于第三種方法生成醇鈉的反應不易控制,轉化成醇鈉的轉化率不高,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故對于實際生產來說,丞待解決是設計一種低毒、反應流程易控制、容易實現規模化生產,具有綜合有益效果的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路線。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其實現的目的為得到一種高產率的合成方法,高產出比、且所用材料低毒、反應平穩容易控制和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合成二乙二醇甲己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原材料氫氧化鈉置入反應釜中,再將稀鹽酸溶液緩慢滴加進反應釜中反應,反應生成氯化納,所述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NaOH+HCl→NaCl+H2O;
(2)將二乙二醇單己醚滴加入步驟(1)中的反應釜中,將反應釜加熱至80-120℃,并持續向反應釜通入氫氣,反應釜與回流裝置連接回收反應生成的鹽酸,得到的醇鈉中間產物通入到下一級反應釜中,所述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6H13(OCH2CH2)2OH+NaCl→C6H13(OCH2CH2)2ONa+HCl;
(3)在置入有醇納中間產物的次級反應釜內涂覆石墨層,再向次級反應釜中通入碘甲烷,反應溫度為40-80℃,反應得到終產物二乙二醇甲己醚,所述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6H13(OCH2CH2)2ONa++CH3I→C6H13(OCH2CH2)2O CH3+NaI;
(4)經步驟(3)反應后冷卻至室溫,靜置分層,將上層液減壓過濾,既得到終產物二乙二醇甲己醚。選用低毒性原料,作為合成的起始,采用生成的氯化鈉與二乙二醇單己醚發生鈉代氫反應,氯化鈉較金屬鈉、氧化鈉、氫氧化鈉與二乙二醇單己醚反應時,反應溫和,采用還原性強的氫氣作為催化劑,會縮短反應時間、降低反應條件,最終再與碘甲烷反應,反應迅速、使得到的終產物產率高。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4)中反應后的產物冷卻至室溫后進行洗脫,洗脫時采用脫脂棉、sephadex lh-20、硅依次層疊壓實填充洗脫層析柱,將步驟(3)反應后得到的終產物加水后上樣于洗脫層析柱,在分離出的分離液中加入丙酮溶解,上樣于所述洗脫層析柱,再用丙酮、二氯甲烷按照體積比7:3的混合液洗脫,5-10min后收集得到的液體,重復上述洗脫步驟3-5次,再進行靜置分層。對反應終產物洗脫回收時,先加入水是為了將副產物碘化鈉溶解于水中,再經過sephadex lh-20和硅的層析柱,可將碘化鈉保留在層析柱內,將終產物分離出來,分離出來的終產物再進行洗脫,去除其他有機雜質,能夠進一步確保終產物的純度。
作為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氫氧化鈉與鹽酸的質量比為1:0.5-1。所述步驟(1)與(2)實際上為連續反應,步驟(2)生成的鹽酸可回流至步驟(1)的反應體系中,故減少具有刺激性氣味鹽酸的用量,且通過自身反應得到原材料,進一步促進化學反應的充分,減少原材料的投入,提高利潤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學院,未經黃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104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鞋面(AT1608668)
- 下一篇: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