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微囊藻毒素檢測的微流控芯片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05361.0 | 申請日: | 201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7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崔海松;湯杰;魏峰;鄒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綠潔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義興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控芯片 微囊藻毒素檢測 反應通道 混合通道 微流路 蓋片 檢測 有機玻璃 微囊藻毒素抗原 廢液出口 化學改性 檢測通道 蛇形曲折 可重復 內表面 熱鍵合 芯片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微囊藻毒素檢測的微流控芯片,包括有機玻璃制成的基片和蓋片,所述蓋片熱鍵合于所述基片上,所述基片上刻有微流路,所述微流路依次包括試劑1入口、混合通道、試劑2入口、反應通道、檢測通道和廢液出口,所述混合通道和所述反應通道為蛇形曲折狀,所述反應通道內表面經過化學改性并固定有微囊藻毒素抗原。本發明還公開了基于上述微流控芯片的微囊藻毒素檢測方法。本發明公開的微流控芯片成本低,芯片可重復利用,而檢測方法具有準確高效、快速、檢測限低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監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種用于微囊藻毒素檢測的微流控芯片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程度的加劇,水體藻類污染的程度也逐年加深,赤潮或水華在全球范圍內頻繁出現是藻類污染程度加深的直接表現。水華的發生頻率和規模也日益嚴重,不僅地表水和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含量升高,而且微囊藻毒素還可以在魚蝦體內富集,然后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內富集,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引起世界性關注。藍藻水華污染的重要特征就是產毒特征,世界各地50-70%的水華可產生毒素,其中主要產毒藍藻是魚腥藻、束絲藻和微囊藻屬中某些品系。上述毒素中,微囊藻毒素分布廣泛、毒性較大、危害最為嚴重,因而備受關注。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由藍藻產生的一種單環七肽物質,具有明顯的肝細胞毒性,強致癌作用的肝毒素。MCs具有水溶性和耐熱性,易溶于甲醇或丙酮,不揮發,抗pH變化和化學性質相當穩定等特性,是在藍藻水華中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目前發現的90多種微囊藻毒素中存在含量較多且毒性較大的種類有3種MC-LR、MC-RR和MC-YR。水體中MC對人和動物的飲用
安全以及水生態系統的穩定存在著嚴重的威脅。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飲用水中的MC不得高于1μg/L,我國2006年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規定,飲用水中的MC-LR的濃度不得超過1μg/L。
相關的發明專利200910247559.3公開了一種用于微囊藻毒素快速檢測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備方法。采用模塑法以光學透明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材料,有樣品反應微通道層,閥門控制層及基片層構成。芯片內含有樣品富集和免疫分析模塊,該模塊由一個或者幾個納米體積的免疫色譜位分析室組成,每個分析室固定有抗體蛋白或抗原。該芯片村則這操作復雜,檢測需要復雜的信號采集模塊、微處理器及數據庫,也使用了色譜分析方法,檢測難度大、速度慢等。
國內外對微囊藻毒素進行檢測的技術主要分為生物分析、物理化學和免疫分析三類。生物分析技術主要采用動物實驗法和細胞毒性檢測法,前者是最早采用的常規毒性分析法,需要消耗較多毒素、靈敏度和專一性都不高,而且無法精確定量,也不能辨別異構體類型等。后者主要利用毒素對細胞的毒性作用進行檢測,雖然靈敏度較高,可精確定量但是操作相對繁瑣,且處于初步階段。對于重現性較好的物理化學法,其使用的設備功能單一、體積較大和價格昂貴,便攜性和選擇性較差。
相對于前兩類檢測技術,免疫分析法是非常有潛力的一種方法,其專一性強,靈敏度高。它主要利用抗原和抗體的專一、特異性結合的特點對毒素進行定性和定量。常用的免疫檢測方法有競爭檢測法、間接法、“夾心法”等。免疫分析法使用的商業化試劑盒昂貴,手工操作且比較繁瑣,需改進其自動化程度。
有關微囊藻毒素的檢測技術朝著連續檢測、快速分析、高通量和高度自動化方向發展。而以微流控為基礎的微型傳感器或分析儀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常規分析方法比,微流控芯片技術具有分析速度快,工作效率高、試劑耗量少、系統高度集中、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將微流控芯片與免疫分析聯用,不僅提高了抗原與抗體的反應速度,也降低了樣品和試劑的消耗量。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將免疫分析和微流控技術結合,建立一種高效、快速、自動檢測水體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綠潔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綠潔水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053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孔容加氫催化劑的器外預硫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點觸開關養殖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