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制備噁唑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04181.0 | 申請日: | 201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99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萬伯順;趙瑩瑩;李新成;吳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D263/50 | 分類號: | C07D263/50;C07D263/4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炔酰胺 二氧 二惡唑 制備 衍生物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制備噁唑衍生物的方法,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為原料,酸存在的條件下,通過[3+2]環加成構建得到的。炔酰胺可以通過簡單的炔,對甲苯磺酰氯及芐胺合成得到,且后續的環加成反應操作簡便,反應迅速,不需要進行多步反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制備噁唑衍生物的方法。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為原料,酸存在的條件下,通過[3+2]環加成構建得到的。
背景技術
噁唑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雜環化合物之一,是很多天然產物(式 1)及藥物分子的核心結構,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比如抗白血病,抗癌,鎮痛,抑制酶活性,抗結核等。此外還可以應用于染料,攝影,聚合物工業等方面。(文獻1:Jin,Z.Nat.Prod.Rep.2009,26,382.;Jin,Z. Nat.Prod.Rep.2011,28,11,;Jin,Z.Nat.Prod.Rep.2006,23,464.; Ibra,A.;Khan,I.;Abbas,N.;Farooq,U.;Khan,A.;RSC Adv.,2016,DOI: 10.1039/C6RA19324B.)由于噁唑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天然產物中的優勢,對其合成方法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而目前對于分子間環化合成噁唑的方法大多是過渡金屬催化的。(文獻2:(a)Shi,B.;Blake,A.J.;Lewis,W.;Campbell,I.B.;Judkins,B.D.;Moody,C.J.J.Org.Chem. 2009,75,152.(b)Jiang,H.-F.;Huang,H.-W.;Cao,H.;Qi,C.-R.Org. Lett.2010,12,5561.(c)Ritson,D.J.;Spiteri,C.;Moses,J.E.J.Org. Chem.2011,76,3519.(d)Kuwano,R.;Kameyama,N.;Ikeda,R.J.Am. Chem.Soc.2011,133,7312.(e)He,W.M.;Li,C.Q.;Zhang,L.M.J.Am.Chem.Soc.2011,133,8482.(f)Cano,I.;E.;Nicasio,M. C.;Pérez,P.J.J.Am.Chem.Soc.2011,133,191.(g)Luo,Y.D.;Ji,K. G.;Li,Y.X.;Zhang,L.M.J.Am.Chem.Soc.2012,134,17412.(h)Xu, Z.J.;Zhang,C.;Jiao,N.Angew.Chem.,Int.Ed.2012,51,11367.(i) Saito,A.;Taniguchi,A.;Kambara,Y.;Hanzawa,Y.Org.Lett.2013,15, 2672.;Chen,M.;Sun,N.;Chen,H.Y.;Liu,Y.H.Chem.Commun.,2016,52,6324--6327)本專利提供了一種非金屬催化的[3+2]環加成,實現了多取代噁唑衍生物的制備。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制備噁唑衍生物的方法,技術方案如下:
1.一種由炔酰胺和二氧氮茂(二惡唑)制備噁唑衍生物的方法
以炔酰胺1為原料,與二氧氮茂(二惡唑)2,得到噁唑衍生物3
反應式如下:
其中R、R1、R2、R3分別為C1-C8烷基、C1-C8烷氧基、萘基、呋喃基、苯基、或取代的苯基中的任意一種或二種以上,上述取代的苯基中,苯基上的取代基為C1-C8烷基、C1-C8烷氧基、CF3、F、 Cl、Br、I、NO2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Z是-CO-,-(CH3)2C-中的一種或兩種.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041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咔噠唑胺關鍵中間體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不對稱雙磺酰胺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