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杠桿式連接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89488.4 | 申請日: | 2016-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6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山根友和;近藤弘紀;山下哲也;山田慎吾;池尻德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科電子日本合同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3/44 | 分類號: | H01R13/44;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嚴志軍;傅永霄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杠桿 連接器 組件 | ||
1.一種杠桿式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器和與該第一連接器嵌合的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具備第一殼體、安裝于該第一殼體的第一強電端子、及安裝于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信號端子,
該第二連接器具備:
第二殼體,其在對所述第一殼體插入時通過所述第一殼體而被限制向插入方向的移動;
移動殼體,其在能夠相對于該第二殼體移動的狀態下容納所述第二殼體,并且在所述第二殼體對所述第一殼體插入時位于的嵌合解除位置、與該嵌合解除位置相比插入方向深側的中間位置、及與中間位置相比插入方向深側的嵌合完成位置之間移動;
第二強電端子,其容納于所述第二殼體;
第二信號端子,其安裝于所述移動殼體,且在所述移動殼體從所述中間位置朝所述嵌合完成位置移動的中途與所述第一信號端子接觸;
第二強電端子接觸避免部,其設于所述移動殼體,在所述移動殼體處于所述嵌合解除位置時避免所述第二強電端子與所述第一強電端子接觸,并且在所述移動殼體從所述嵌合解除位置朝所述中間位置移動的中途使所述第二強電端子與所述第一強電端子接觸;以及
杠桿,其相對于所述移動殼體以能夠在杠桿嵌合解除位置、杠桿中間位置、及杠桿嵌合完成位置之間轉動的方式安裝,并且使所述移動殼體在所述杠桿嵌合解除位置位于所述嵌合解除位置,在所述杠桿中間位置位于所述中間位置,在所述杠桿嵌合完成位置位于所述嵌合完成位置,
在所述第一殼體及所述杠桿設有時間延遲鎖定機構,所述時間延遲鎖定機構在所述杠桿位于所述杠桿中間位置時將所述杠桿的轉動鎖定且解除該鎖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杠桿式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強電端子具有一對彈性接觸臂,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在相互之間接受并接觸由公型的突片端子構成的第一強電端子,
所述第二強電端子接觸避免部由寬度比所述突片端子的板厚大的突起構成,在所述移動殼體處于所述嵌合解除位置時進入所述第二強電端子的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之間并使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之間的間隔擴大來避免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與所述第一強電端子接觸,并且在所述移動殼體從所述嵌合解除位置朝所述中間位置移動的中途從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之間退出以使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之間的間隔變窄來使所述一對彈性接觸臂與所述第一強電端子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杠桿式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時間延遲鎖定機構具備設于所述第一殼體的時間延遲突起、和設于所述杠桿的具有卡合于所述時間延遲突起的卡合部的時間延遲鎖定臂。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杠桿式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時間延遲鎖定臂以能夠在蹺蹺板構造的形狀下將支撐部作為中心擺動的方式設于所述杠桿,隔著該支撐部在一側具有所述卡合部,且在另一側具有推壓操作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杠桿式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殼體設有第二殼體鎖定部,所述第二殼體鎖定部限制所述第二殼體的與插入方向為相反方向的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杠桿式連接器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杠桿設有鎖定解除部,所述鎖定解除部解除基于所述第二殼體鎖定部的所述第二殼體的移動限制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科電子日本合同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泰科電子日本合同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8948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