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袋泡菱殼茶及其茶包與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70808.1 | 申請日: | 2016-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6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南春容;鄒聰聰;盧蓓;戴偉東;岑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B65D85/808 |
| 代理公司: | 溫州金甌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堅強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袋泡菱殼茶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袋泡菱殼茶及其茶包與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將菱殼粉碎制成尺寸為2mm以下的細粉,提高了菱殼內活性物質的溶出率,并加以海藻糖矯正菱殼的苦澀味,使口感清新,更符合公眾口味,且通過在加工過程中加入海藻糖還可以有效保護菱角殼內活性物質,防止其有效物質失活,延長保質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保健食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袋泡菱殼茶及其茶包與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菱殼的簡介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英文名】pericarp of Maximorwica Waterchesnut, pericarp of Singharanut
【別名】菱皮、烏菱殼、 風菱角
【來源】藥材基源: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屬植物的果皮。
拉丁植物名:Trapa bispinosa Roxb.
采收和儲藏:8-9月收集果皮,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一年生水生草本。根二型,除吸收根外,尚有同化根;同化根含葉綠素,生自莖節,羽狀細裂。莖細長,因水之深淺不同而長短不等。葉集生莖頂,成蓮座狀,菱狀三角形,長2.5-4cm,寬2-4.5cm,邊緣上半部有粗鋸齒,近基部全緣,綠色,上面無毛,下面幼時有細毛,后漸落,沿脈有毛;葉柄長2.5-5cm,有毛或無毛,近頂處有膨大海綿狀的氣室。花兩性,單生葉腋;萼管短,有毛,裂片4;花瓣4;雄蕊4;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胚珠1,花柱鉆狀,柱頭頭狀,花盤雞冠狀。果實為梢扁的倒三角形,兩端有刺,兩刺間距離3-4cm,腹背的萼裂片脫落。種子一顆。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澀;性平
菱殼的功效與作用
澀腸止瀉;止血;斂瘡;解毒。主泄瀉;痢疾;胃潰瘍;便血;脫肛;痔瘡;疔瘡
菱殼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菱殼的選方
①治脫肛:先將麻油潤濕腸上,自去浮衣,再將風菱殼水凈之。(《張氏必驗方》)
②治頭面黃水瘡:隔年老菱殼,燒存性,麻油調敷。(《醫宗匯編》)
③治無名腫毒及天泡瘡: 老菱殼燒灰,香油碉敷。(黃販翁《醫抄》)
④治指生天蛇:風菱角,燈火上燒灰存性,研末,香油調敷。未潰者即散,已潰者止痛。(《醫宗匯編》)
擴展閱讀:菱殼的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燒灰為末,調菜油搽痔瘡。
2.《綱目》:止泄痢。
3.《綱目拾遺》:治頭面黃水瘡。
4.《本草推陳》:止便血。
根據國內多位學者的研究,菱殼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功能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提供了一種袋泡菱殼茶及其茶包與制備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袋泡菱殼茶,包括以下組分,菱殼細粉與海藻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醫科大學,未經溫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708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伸縮雙頭組合刷子制造安裝工藝
- 下一篇:一種交直流雙向功率變換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