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提鋅尾礦的資源化利用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919220.3 | 申請日: | 2016-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1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景印;徐蘭柱;袁海平;燕建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信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08 | 分類號: | C22B1/08;C22B7/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yè)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張宇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尾礦 資源 利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提鋅尾礦的資源化利用方法,屬于尾礦的綜合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礦山企業(yè)在選礦完成后排放的廢渣礦渣,多以泥漿形式外排,國內外目前對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可以概括為下列幾種途徑:
(1)用尾礦(制砂機)作為建筑材料的原料:制作水泥、硅酸鹽尾砂磚、瓦、加氣混凝土、鑄石、耐火材料、玻璃、陶粒、混凝土集料、微晶玻璃、溶渣花磚、泡沫玻璃和泡沫材料等。
(2)用尾砂修筑公路、路面材料、防滑材料、海岸造田等。
(3)在尾礦堆積場上覆土造田,種植農作物或植樹造林。
(4)尾礦用作礦山地下開采采空區(qū)的充填料,即水砂充填料或膠結充填的集料。
尾礦作為采空區(qū)的充填料使用,最理想的充填工藝是全尾礦充填工藝,但目前仍處于試驗研究階段。在生產上采用的都是利用尾礦中的粗粒部分作為采空區(qū)的充填料。選礦廠的尾礦排出后送尾礦制備工段進行分級,把粗砂部分送井下采空區(qū),而細粒部分進入尾礦庫堆存。這種尾礦處理方法在國內外均已得到應用。
但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尾礦庫占地面積大,而且極具安全隱患,另外在尾礦庫中富含的選礦藥劑尾礦的水滲透到地下,對環(huán)境、地下水也會造成極大的污染,且易產生次生災害,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選礦尾礦處理是擺在礦山生產者面前的一大問題。
我國正處在工業(yè)化、城市化加速發(fā)展階段,礦產資源消耗量大,對外依存度較高。但全球礦產品價格持續(xù)上漲,增加了礦產品需求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同時又加大了資源安全壓力。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局勢下,全球發(fā)達國家發(fā)現,礦產資源加工利用后剩下的殘渣、尾礦中,含有各種有色、黑色、稀貴、稀土和非金屬礦物等,蘊含著二次利用的商機。而我國是礦業(yè)大國,開發(fā)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既可"變廢為寶",又可有效緩解資源和環(huán)境壓力。
據統(tǒng)計,2000年以前,我國礦山產出的尾礦總量為50.26億噸,其中,鐵礦尾礦量為26.14億噸,主要有色金屬的尾礦量為21.09億噸,黃金尾礦量為2.72億噸,其他0.31億噸。2000年我國礦山年排放尾礦達到6億噸,按此推算,現有尾礦的總量80億噸左右。顯然,尾礦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中國礦業(yè)聯合會尾礦綜合治理辦公室估計,我國尾礦潛在價值約1300億元,其開發(fā)利用所帶來的將是一本萬利的經濟效益,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專家認為,我國礦業(yè)循環(huán)經濟當前的任務就是要開發(fā)利用長期擱置的大量尾礦,并促使選礦廠向無尾礦方向發(fā)展。尾礦作為礦山二次資源,無論從經濟發(fā)展需要,還是從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考慮,都具有進一步綜合利用價值,同時也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治理污染、保護環(huán)境、造福于民的方針政策。
近年來,一些企業(yè)對尾礦綜合利用項目非常關注,組織了相應的研發(fā)機構。但由于尾礦組成成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迄今尚無針對某一尾礦進行綜合利用的治理技術和成熟工藝。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提鋅尾礦的資源化利用方法,針對提鋅尾礦建立,通過氯化焙燒、尾氣吸收、藥劑浸取、浸渣濃堿處理、分級電解沉積等工序,將尾礦中所含組分予以回收,變廢為寶,并且消除了二次污染和安全隱患,形成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模式,達到對提鋅尾礦的資源化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的目的,實現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
本發(fā)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鋅尾礦的資源化利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氯化焙燒:對提鋅尾礦進行氯化焙燒處理;
通過氯化焙燒對尾礦所含組分進行活化,將金銀等轉化為氯化物型式,或利于高溫揮發(fā),或利于藥劑浸取。
(2)尾氣吸收:以堿性溶液作為吸收劑對氯化焙燒的尾氣進行吸收處理,使其轉化為亞硫酸鹽或其酸式鹽產品;
氯化焙燒下揮發(fā)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硫和少量的三氧化硫,此步驟利用中和反應,以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作為吸收劑對上述氧硫化物進行吸收處理,得到亞硫酸鹽或其酸式鹽產品。
(3)焙燒渣浸取:焙燒渣中加水制成漿液,然后利用溶金劑或氨水進行浸取,分離得到浸出渣和浸出液;
利用溶金劑中硫氮等成分或氨分子與有價金屬的配位性質,使其中的有價金屬生成金屬配合物而溶解。
(4)浸出渣處理:在浸出渣中加入NaOH溶液進行反應,使浸出渣中的SiO2轉化為可溶性硅酸鹽,剩余的渣為鐵紅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信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北信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192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