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力傳輸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94744.1 | 申請日: | 2016-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4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靳北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33/04 | 分類號: | F16H33/04;F16H47/06;F16H4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傳輸 系統 | ||
1.一種動力傳輸系統,包括動力輸入軸(1)和飛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輸入軸(1)和所述飛輪(2)經變比裝置(3)傳動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比裝置(3)設為流體變比裝置、電磁變比裝置或設為機械變比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比裝置(3)設為流體變矩器(31),所述動力輸入軸(1)與所述流體變矩器(31)的泵輪(301)機械連接設置,所述飛輪(2)與所述流體變矩器(31)的渦輪(302)機械連接設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比裝置(3)設為流體變矩器(31),所述流體變矩器(31)設為容積型液力變矩器,或所述流體變矩器(31)設為速度型液力變矩器,或所述流體變矩器(31)設為包括泵輪(301)和渦輪(302)且以氣體為工質的氣體變矩器,或所述流體變矩器(31)設為包括容積型壓縮機構和容積型做功機構且以氣體為工質的氣體變矩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比裝置(3)設為流體變矩器(31),所述流體變矩器(31)設為容積型機構和速度型機構結合的液力變矩器,或所述流體變矩器(31)設為容積型機構和速度型機構結合的且以氣體為工質的氣體變矩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變比裝置(3)設為磁力變矩器(32)。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變矩器(32)設為包括永磁轉子(321)和電感線圈轉子(322)的電磁變矩器,所述動力輸入軸(1)與所述永磁轉子(321)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322)中的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所述飛輪(2)與所述永磁轉子(321)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322)中的另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
8.如權利要求6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變矩器(32)設為包括永磁轉子(321)、電感線圈定子(323)和電感線圈轉子(322)的電磁變矩器,所述永磁轉子(321)、所述電感線圈定子(323)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322)相互電磁作用,所述動力輸入軸(1)與所述永磁轉子(321)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322)中的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所述飛輪(2)與所述永磁轉子(321)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322)中的另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
9.如權利要求6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變矩器(32)設為包括永磁轉子A(324)、電感線圈定子(323)和永磁轉子B(325)的電磁變矩器,所述永磁轉子A(324)、所述電感線圈定子(323)和所述永磁轉子B(325)相互電磁作用,所述動力輸入軸(1)與所述永磁轉子A(324)和所述永磁轉子B(325)中的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所述飛輪(2)與所述永磁轉子A(324)和所述永磁轉子B(325)中的另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動力傳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變矩器(32)設為包括電感線圈轉子A(326)和電感線圈轉子B(327)的電磁變矩器,所述電感線圈轉子A(326)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B(327)相互電磁作用,所述動力輸入軸(1)與所述電感線圈轉子A(326)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B(327)中的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所述飛輪(2)與所述電感線圈轉子A(326)和所述電感線圈轉子B(327)中的另一個部件機械連接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熵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熵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9474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預壓式滾珠螺桿
- 下一篇:一種四軸差速驅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