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充油及半連動點自學習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73820.0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245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辛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61/38 | 分類號: | F16H61/38;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合器 自動 變速箱 半連動點 自學習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變速箱控制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充油及半連動點自學習方法。
背景技術
典型的濕式雙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裝置由兩個同軸嵌套或平行布置的離合器,同軸、內外嵌套布置的兩根輸入軸,兩根平行布置的輸出軸,布置在輸出軸上的多個同步器裝置、多個換擋撥叉以及1個差速器組成。變速器奇、偶數擋輸入齒輪分別布置在兩根輸入軸上,通過兩個離合器的切換以及不同同步器動作,經由不同輸出軸實現扭矩變換和輸出。
典型的濕式雙離合器變速箱電控系統采用傳感器作為信號采集單元,分別對雙離合器、內外輸入軸、輸出軸的轉速及作用在離合器上的壓力等信號進行采集,通過軟件的邏輯運算輸出執行信號進而完成變速箱的自動控制。
充油指的是離合器腔里面由于有一定的體積,在提供壓力的時候,需要先將這部分體積給充滿油,以助于雙離合器傳遞扭矩的快速響應。
充油工況一般是在離合器交替前,或者離合器接合前,對離合器的壓力進行預先的充油。
如圖1所示,傳統的充油方式一般是分為兩次期望壓力1,即有一個更高的期望壓力,以達到一個較大的開度使得離合器充滿油液,然后再降低期望壓力至實際目標壓力2以降低壓力的沖擊,這樣的做法會使充油的過程比較快,但是易產生沖擊,對硬件的壽命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充油及半連動點自學習方法,以解決充油過程中對硬件的沖擊問題及提高離合器的相應精度和準確度。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充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充油控制模塊在接收到充油命令后,所述充油控制模塊接收傳感器檢測到的當前油溫,
所述充油控制模塊依據當前的油溫將離合器的充油壓力分成設定階段;然后采用油壓階梯式上升的方式完成所述離合器的充油控制;
同時,所述充油控制模塊依據當前的油溫的不同,調整相應設定階段充油壓力的充油時間。
所述油溫為油底殼內的油溫。
所述充油時間通過標定設置,并采用插值法進行控制。
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半連動點自學習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項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充油方法,其步驟包括:
充油控制模塊在接收到充油命令后,判斷車輛的狀態,當所述車輛的車速大于0時,不進行半連接點自學習控制;當所述車輛的車速等于0時,在進行充油后,所述充油控制模塊記錄與充油壓力相對應的輸入到變速箱的扭矩數值,并將該扭矩數值存儲,同時將首次扭矩數值作為缺省值,同時記錄充油次數;
當充油次數等于設定次數時,所述充油控制模塊計算與設定充油次數相對應的扭矩數值的平均扭矩數值,并將該平均扭矩數值與所述缺省值進行比較;
若所述平均扭矩數值小于所述缺省值,則相應增大半連動點壓力;若所述平均扭矩數值大于所述缺省值,則相應減小半連接點壓力。
所述扭矩數值依據充油壓力設定階段分別記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方案通過采用插值分段的上升聯梯充油方法,降低了離合器壓力沖擊的問題,提高了液壓執行單元的使用壽命,由于是等分的充油壓力,電磁閥運動幅度也相對較小,且不容易出現卡滯,提供了使用壽命,降低了出現故障的頻率;同時具備較高的響應速度和精度。
本技術方案根據不同溫度下靜態充油的過程中,對充油半聯動點的記錄,以縮小來自于硬件的偏差,動態的學習了離合器的半連動點,提高了整車的適應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充油方式的充油時間與充油壓力曲線圖;
圖2為本發明半連動點自學習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充油方式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充油方式的充油時間與充油壓力曲線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期望壓力,2實際目標壓力,3期望壓力,4實際充油壓力。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的充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如圖3和圖4所示,充油方式也包括期望壓力3和實際充油壓力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3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