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機出線結構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73194.5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80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馮江華;羅英露;何思源;王健;陳致初;劉春秀;李偉業;李坤;劉雄;盛振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2 | 分類號: | H02K5/22 |
| 代理公司: | 43008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趙洪 |
| 地址: | 412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出線 結構 方法 | ||
1.一種電機出線結構,用于將電機內部的引出線(1)引出至所述電機的機殼(10)外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所述機殼(10)外部表面的接線盒(20),所述接線盒(20)同時位于所述機殼(10)的邊角位置,并靠近電機的端蓋安裝;
自所述電機內部經設置在所述機殼(10)上的出線孔(4)進入所述接線盒(20)內部的引出線(1);
布置于所述接線盒(20)內部用于固定所述引出線(1)的線纜固定架(5);
所述引出線(1)在所述接線盒(20)內形成電纜線(2),所述電纜線(2)通過開設在所述接線盒(20)上的螺孔引出至所述接線盒(20)的外部;
所述引出線(1)與所述電纜線(2)相連的一端設置有接線端子一(12),所述電纜線(2)與所述引出線(1)相連的一端設置有接線端子二(13);所述電機出線結構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接線端子一(12)和接線端子二(13)的連接螺栓(11);
所述線纜固定架(5)焊接固定在所述接線盒(20)的內部,所述引出線(1)通過綁扎帶固定在所述線纜固定架(5)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出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出線結構還包括包裹在所述接線端子一(12)和接線端子二(13)外部的外包絕緣層(9)。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出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出線結構還包括布置在所述接線盒(20)上的電纜旋緊件(3),所述電纜線(2)通過所述電纜旋緊件(3)固定在所述接線盒(20)上,并引出至所述接線盒(20)的外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出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旋緊件(3)通過所述螺孔安裝在所述接線盒(20)的外部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電機出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盒(20)焊接在所述機殼(10)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出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線(1)為三相引出線,所述電纜線(2)為三相電纜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機出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線(1)與所述電機內部的線圈焊接在一起,并包括U相引出線(6)、V相引出線(7)和W相引出線(8),所述U相引出線(6)、V相引出線(7)和W相引出線(8)通過綁扎帶固定在所述線纜固定架(5)上。
8.一種基于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結構的電機出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接線盒(20)通過焊接固定在電機的機殼(10)上,所述接線盒(20)同時位于所述機殼(10)的邊角位置,所述接線盒(20)內焊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引出線(1)的線纜固定架(5),所述接線盒(20)上加工有三個用于安裝電纜旋緊件(3)的螺孔;
B)所述引出線(1)包括U相引出線(6)、V相引出線(7)和W相引出線(8),將所述U相引出線(6)、V相引出線(7)和W相引出線(8)與所述電機的內部線圈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并采用綁扎帶固定在所述線纜固定架(5)上;
C)將設置在電纜線(2)端頭的接線端子二(13)與所述引出線(1)的接線端子一(12)通過連接螺栓(11)相連接,并在所述接線端子一(12)和接線端子二(13)的外表面包裹外包絕緣層(9);
D)通過設置在所述接線盒(20)上的螺孔中的電纜旋緊件(3)將所述電纜線(2)固定在所述接線盒(20)上,并引出至所述接線盒(20)的外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319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