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67652.4 | 申請日: | 2016-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69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蘭建新;韋柳軍;龔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C5/02 | 分類號: | B05C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溫玉珍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曲線 路徑 自動 涂膠 設備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及系統,所述自動涂膠設備包括:本體、涂膠導向板固定支架、涂膠導向板、涂膠氣缸和涂膠嘴,所述涂膠導向板通過涂膠導向板固定支架設置于所述本體上,所述涂膠嘴設置于所述涂膠導向板上,所述涂膠氣缸與所述涂膠嘴相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精度要求低,便于加工和制造,維修和升級方便;對涂膠泵等配套設備的要求低,不需要采用昂貴的伺服涂膠控制系統,成本低廉;涂膠速度穩定,減少堆膠和漏膠等質量問題的發生;占地小,結構緊湊,安全性好;控制方式簡單,運行可靠,故障率低;取消了人工涂膠,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自動化率;避免了人工涂膠時需要反復彎腰等操作動作,改善了人機工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涂膠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并涉及包括了該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的自動涂膠系統。
背景技術
涂膠是車身焊接工藝中常用的一種工藝,根據車身結構特點涂膠軌跡常呈現出復雜的曲線,現一般采用人工涂膠或機器人涂膠兩種解決方案以滿足工藝要求。
人工涂膠是指人工手持涂膠槍,根據工藝要求的軌跡進行操作,其特點在于:可實現復雜軌跡的涂膠;在同工位可安排質量檢查和補焊等工作,工位利用率高;但是卻存在涂膠速度、出膠量難以實現精確控制以及由于涂膠量不均勻造成的溢膠和掉膠等問題,并且,這種人工涂膠的涂膠位置精度較低,常需要產品增加專門的涂膠槽用于指導涂膠位置,增加了產品設計的難度和產品成本,人工成本高。
另一種常用涂膠方案是機器人涂膠,機器人涂膠是指設置專門的涂膠工位,由機器人持涂膠槍實現涂膠工藝,其出膠量是通過機器人控制涂膠泵的動作實現的,其特點在于:可實現復雜軌跡的涂膠,但是其設備占地較大,且由于該工位無法安排人工操作,只能作為專門的涂膠工位,工位利用率低;并且設備成本高,處機器人及控制系統外,其涂膠泵及涂膠泵的伺服控制系統成本也很高,根據機器人和涂膠泵的數量的不同,單個涂膠機器人單元的成本至少在300萬以上,對于生產節拍提升難度大。當生產節拍提升時,受前期規劃和場地限制,往往很難直接增加機器人和涂膠泵數量,節拍提升的空間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需要提供一種便于加工和制造,維修和升級方便,并且占地小、結構緊湊和安全性能好的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并需要提供包括了該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的自動涂膠系統。
對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包括:本體、涂膠導向板固定支架、涂膠導向板、涂膠氣缸和涂膠嘴,所述涂膠導向板通過涂膠導向板固定支架設置于所述本體上,所述涂膠嘴設置于所述涂膠導向板上,所述涂膠氣缸與所述涂膠嘴相連接。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導向輪,所述涂膠嘴通過導向輪設置于所述涂膠導向板上。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涂膠擺動關節,所述涂膠擺動關節與所述涂膠氣缸相連接。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涂膠擺動關節包括擺動軸承和涂膠氣缸擺動軸承,所述擺動軸承和涂膠氣缸擺動軸承分別與所述涂膠氣缸相連接。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氣缸軸承安裝架,所述涂膠氣缸通過擺動軸承安裝于所述氣缸軸承安裝架上。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氣缸軸承安裝架與所述涂膠導向板固定支架相連接。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滑移座和滑移氣缸,所述滑移氣缸通過滑移座連接至所述涂膠氣缸擺動軸承。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導軌,所述滑移氣缸通過導軌設置于所述本體上。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涂膠導向板可拆卸安裝于所述涂膠導向板固定支架上。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系統,包括了如上所述的可實現曲線路徑的自動涂膠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676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