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路協同智能交通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67608.3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25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連仕釗;謝爍斌;沈瓊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智豐設計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6 | 分類號: | G08G1/16;G08G1/0962;B60Q1/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潤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鄭永泉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科學***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協同 智能 交通 控制系統 | ||
1.一種車路協同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GPS 模塊、車內短距離通信模塊、
路面濕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車輛處理控制模塊、剎車減速輔助系統、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和告警器,其中:
GPS 模塊,用于定位車輛的位置信息;
車內短距離通信模塊,與 GPS 模塊連接,用于將各自車輛的位置信息傳輸給周邊車輛;
路面濕度傳感器,用于監測路面濕度情況,并傳輸給車輛處理控制模塊;
速度傳感器,用于監測車輛速度,并傳輸給車輛處理控制模塊;
車輛處理控制模塊,與車內短距離通信模塊連接,用于根據周邊車輛位置信息計算處理獲得與周邊車輛的距離;還分別與路面濕度傳感器和剎車減速輔助系統連接;
當車輛本身與周邊車輛的距離低于距離安全值時或當路面濕度情況低于路面濕度安全值時,由車輛處理控制模塊觸發告警器告警;
當車輛本身與周邊車輛距離低于距離安全值,且路面濕度情況低于路面濕度安全值和/或車速高于車速設定值時,所述車輛處理控制模塊觸發剎車減速輔助系統減速;
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與車輛處理控制模塊連接,用于在監控路段接收監控車輛位置信息和車速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處理,判斷是否發送監控路段擁堵告警信號;
所述分析處理包括:
根據所監控的車輛的車速和位置情況,判斷監控路段是否存在擁堵情況,若存在所監控路段的一定數量的車輛的平均車速低于所監控路段設定的車速范圍,且它們之間的車距等于
或者低于設定的距離范圍,則判定所監控路段出現擁堵情況,且發送告警信號至車輛的車輛處理控制模塊;
在交通信息處理控 制平臺中,若存在速度超過監控路段限速上限 10%的,則這部分速度數據會設定為跟蹤信息,并發送告警信息至車輛處理控制模塊,若一定時間內所述跟蹤信息超速依舊保持在監控路段限速上限 10%則發送至交警部門告警記錄;
還包括與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連接的智能控燈系統,所述智能控燈系統根據車與車的距離控制調整車的遠光燈的啟閉;
所述智能控燈系統根據路面情況啟用,在前車與后車位于一定車距范圍內,通過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獲取的綜合信息識別位于該車距范圍內位于最前面的車輛,允許該車輛遠光燈開啟,而位于該車距范圍內的其他車輛遠光燈關閉。
2.根據權利要求 1 所述的車路協同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監控路段上視頻傳感器,所述視頻傳感器與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連接;且在交通服務控制平臺中設有安全帶檢測模塊,用于識別從視頻傳感器獲取的視頻數據中駕駛員是否有沒佩戴 安全帶,對車窗中人體上半身區域進行檢測,利用混合多尺度可變形部件模型的模式識別方法進行安全帶檢測。
3.根據權利要求 2 所述的車路協同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通過安全帶檢測模塊檢測到駕駛員如果沒有佩戴安全帶則會發送告警信息到對應車輛的車輛處理控制模塊,并由車輛處理控制模塊觸發告警器進行告警提醒,同時系統進行告警記錄;若存在連續兩次監控路段的視頻傳感器拍攝到車輛駕駛員沒有佩戴安全帶,則車輛處理控制模塊接收到 兩次未佩戴安全帶的告警信號后,同時觸發剎車減速系統減速。
4.根據權利要求 1 所述的車路協同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道路燈控單元,用于控制路口紅綠燈時間;所述道路燈控單元與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連接,接收交通信息處理控制平臺發送的紅綠燈調控信號,當監控路段出現擁堵情況,紅燈持續時間比路 況正常時間縮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智豐設計研發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智豐設計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6760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預測鄰近車輛的駕駛路徑的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超高建筑物防撞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