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勵式穿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66176.4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0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金國;馮靖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K35/02 | 分類號: | H02K35/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勵 穿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星球探測器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激勵式穿入器。
背景技術
在太空探測任務中,其中一項重要的探測任務是直接探測星球的地質特性,這些特性的了解旨在預測探測車的運動性能、著陸器受力、行星演變及發現新資源,需要科學儀器和其他底層設備與星球的直接接觸。穿入器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對星球的地質特性獲取主要通過旋轉鉆來進行采樣分析。旋轉鉆安裝于探測車上,鉆取過程中,探測車需要保持靜止,并提供正壓力;鉆取中產生的振動易對探測車產生影響,且功耗大、體積大。撞擊式穿入器對自身材料有要求,需要承受高的峰值沖擊力,且在達到疲勞壽命后出現失效,無法進行工作。激勵式穿入器依靠系統內力以及與外環境間的摩擦力來驅動,采用直線驅動方式,給線圈供電后可持續進行工作,而無需考慮疲勞壽命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穿入器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激勵式穿入器。該激勵式穿入器體積小、質量輕、功耗低、工作壽命長,采用自驅動方式,放置目的區域,線圈供電后,即可在內部電磁力作用下穿入星球表面,并將檢測數據無線傳回至探測車。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包括不動的定子部分和沿穿入器軸向往復運動的動子部分,其中定子部分包括端蓋、末端載荷艙、外殼、鉆頭及線圈繞組,該端蓋、末端載荷艙、外殼及鉆頭依次相連,所述線圈繞組容置于外殼內、兩端分別與末端載荷艙的下端及外殼下端的內部相抵接,所述線圈繞組包括多個墊圈及多個線圈,該墊圈與線圈數量相同、且沿外殼的軸向間隔排列;所述動子部分為磁鋼組,容置于線圈繞組內,該磁鋼組包括擋片、多個磁鋼及多個導磁墊片,相鄰兩磁鋼之間均設有一導磁墊片,位于最上端的磁鋼與所述擋片相連;所述末端載荷艙中分別容置有實驗設備及電源,該實驗設備安裝在端蓋上,所述電源分別為該實驗設備及線圈繞組進行供電。
其中:位于奇數的各所述線圈為第一供電線圈組,同時供有相反方向的電流,位于偶數的各所述線圈為第二供電線圈組,同時供有相反方向的電流;各所述墊圈與各線圈均為圓環形、內外徑均相同,且各墊圈及各線圈的外徑與所述外殼的內孔直徑相同,各墊圈及各線圈的內徑與所述磁鋼組的直徑相同;所述磁鋼與導磁墊片的端面均為圓形,且直徑相同,各所述磁鋼極性相同相對設置;
所述擋片的端面為圓形,直徑與磁鋼、導磁墊片的直徑相同,在該擋片的外圓周面上對稱設有兩個凸部,該凸部為所述擋片的外圓周面沿徑向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末端載荷艙的下端對稱開有兩個凹槽,每個凹槽對應一個凸部,所述擋片插設于末端載荷艙,所述凸部插入凹槽中,在所述磁鋼組沿軸向往復移動過程中,該凸部在凹槽中往復運動;兩所述凸部沿圓周方向均布,兩凸部之間的連線經過所述擋片的中心;所述末端載荷艙的下端為中空的圓柱,該圓柱的內徑與擋片的外徑相同,兩所述凹槽沿圓周方向均布;
所述磁鋼組的軸向長度大于線圈繞組的軸向長度,該磁鋼組的兩端分別由所述線圈繞組的兩端伸出;所述擋片、磁鋼及導磁墊片同軸連接,且所述磁鋼組的軸向中心線與線圈繞組的軸向中心線共線;每個所述導磁墊片的運動行程均位于相鄰兩線圈之間;
所述末端載荷艙為中空圓柱、內設有支撐電源的帶孔平臺,該末端載荷艙的下端直徑小于上端直徑,直徑小的下端外徑與所述外殼的內徑相同、插入外殼的上端并固接,直徑大的上端外徑與所述外殼的外徑相同;所述鉆頭的上端插入外殼的下端內,并與該外殼的下端螺紋連接;
所述端蓋的軸向截面為“T”形,該“T”形橫豎兩邊形成的止口與所述末端載荷艙的上端卡接,所述“T”形的豎邊插入末端載荷艙的上端并固接。
本發明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
1.本發明采用激勵方式,在電磁力作用下穿入星球表面,結構簡單、體積小、質量輕,輸出力大,功耗低。
2.本發明通過調整磁鋼間的導磁墊片的厚度,從而產生強氣隙磁場,當線圈處于其中時,所受磁場力較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3.本發明驅動的實現通過激勵方式,無需設計復雜機構,考慮疲勞壽命,具有較長的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內部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磁鋼組和線圈繞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剖視圖;
圖5為圖2中擋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2中末端載荷艙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661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永磁同步電機
- 下一篇:交流至直流電源轉換器及其控制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