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羥乙基吡咯烷酮脫水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52022.X | 申請日: | 2016-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23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潘喜強;王瑞;高亞娜;李玉潔;曾清湖;吳西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元創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7/18 | 分類號: | B01J27/18;B01J35/10;C07D207/2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向華 | 
| 地址: | 71006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乙基 吡咯烷酮 脫水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N-羥乙基吡咯烷酮脫水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的步驟如下:
A、含鈉鑭水溶液配制
按照以克計鈉鹽、鑭鹽與以毫升計去離子水的比(0.6~8.2):(0.4~6.4):(65~75),把硝酸鈉或三水醋酸鈉鈉鹽與六水硝酸鑭溶于去離子水中,得到含鈉鑭水溶液;
按照以克計磷酸與以毫升計去離子水的比(0.4~13.2):400,把濃度為以重量計85%磷酸加到去離子水中,得到磷酸水溶液;
B、第一次浸漬
按照以克計二氧化硅與步驟A鈉鹽的比為(30~33):(0.6~8.2),將二氧化硅浸漬在步驟A得到的含鈉鑭水溶液中,得到的固體物在溫度120℃~300℃下干燥4~12小時,得到一種含鈉鑭粉末;
C、第二次浸漬
按照以克計二氧化硅與步驟A磷酸的比為300:(0.4~10),讓步驟B得到的含鈉鑭粉末浸漬在步驟A得到的磷酸水溶液中,得到的固體物在溫度120℃~300℃干燥4~12小時,得到一種含鈉鑭磷粉末;
D、混配
讓步驟C得到的含鈉鑭磷粉末再與黏合劑、膠溶劑、填充劑和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其中黏合劑、膠溶劑、填充劑與去離子水的重量比是(36~200):(1.5~25):(15~75):(300~400),所述的黏合劑是一種或多種選自磷酸鋁含量為以重量計30%的磷酸鋁溶膠溶液、SiO2含量為以重量計24~26%的硅溶膠溶液、Al2O3含量為以重量計24~26%的鋁溶膠溶液的溶膠;然后使用擠壓機擠出成型,得到一種催化劑半成品;
E、干燥與焙燒
步驟D得到的催化劑半成品在溫度120℃~300℃的條件下干燥4~12小時,接著在溫度500℃~550℃的條件下焙燒2h~5h,得到所述的N-羥乙基吡咯烷酮脫水催化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中,所述的二氧化硅是采用氣相法或沉淀法制備得到的二氧化硅粉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與步驟C中,得到的固體物在空氣中進行干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所述的膠溶劑是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所述的填充劑是一種或多種選自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氧化鈷或氧化鎳的填充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E中,所述的催化劑半成品在空氣或惰性氣氛中進行干燥與焙燒。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N-羥乙基吡咯烷酮脫水催化劑。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以二氧化硅重量計,所述的催化劑含有0.5~10%氧化鈉相、0.5~8%氧化鑭相與0.1~3.0%磷酸相。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以二氧化硅重量計,所述的催化劑含有3~16%黏合劑、0.5~5.0%膠溶劑與5~20%填充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劑具有下述特性:機械強度為80~110N/cm、比表面積為100~200m2/g、平均孔徑為10~15nm、孔容為0.6~1.2cm3/g、堆密度為0.3g/cm3~0.7g/c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元創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元創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5202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