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垃圾轉運的拉鉤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16808.6 | 申請日: | 2016-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95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萬勇;吳俊宏;方帥;鄧吉粒;羅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耐德新明和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9/00 | 分類號: | B65F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張吉 |
| 地址: | 401346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拉鉤 集裝箱位置 檢測裝置 驅動裝置 集裝箱 出料口 控制系統 垃圾轉運 位置信號 裝載設備 控制器 鉤合 脫鉤 控制器信號 垃圾中轉 碰撞現象 往復平移 掛環 錯位 驅動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垃圾轉運的拉鉤控制系統,其組成包括:控制器,接收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的位置信號,控制拉鉤驅動裝置動作;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集裝箱到達設定位置,發送給位置信號給控制器;拉鉤,與集裝箱的掛環配合實現鉤合或脫鉤;拉鉤驅動裝置,驅動拉鉤往復平移、鉤合和脫鉤動作;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與拉鉤驅動裝置均與控制器信號連接,本發明能使集裝箱與垃圾中轉的裝載設備的出料口進行有效的對接,防止集裝箱的出料口與裝載設備的出料口錯位和發生碰撞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垃圾轉運的拉鉤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垃圾是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復雜多樣,且具有污染性、資源性和社會性,需要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社會化處理,如不能妥善處理,就會污染環境,影響環境衛生,浪費資源,破壞生產生活安全,破壞社會和諧。垃圾處理就是要把垃圾迅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后加以合理的利用。垃圾中轉站用垃圾收集車將收集的垃圾送到垃圾中轉站集中,再用垃圾中轉站的垃圾裝載設備將垃圾裝入專用的集裝箱內并進行壓縮,然后通過專用的汽車將集裝箱轉運至垃圾處理場進行集中處理。
然而,目前的垃圾中轉站用的垃圾裝載設備,一般是在送料框架中設置帶推頭的壓縮裝置,專用的集裝箱的裝卸口的門為翻轉門或閘門。翻轉門在裝載垃圾時,必須在集裝箱與中轉站垃圾裝載設備對接前打開翻轉門,才能夠通過中轉站上的用于推拉集裝箱的機構和用于連接集裝箱的機構實現集裝箱的裝卸口與中轉站垃圾裝載設備的出料口對接,然后通過送料框架中設置的壓縮裝置的推頭將垃圾推入集裝箱中并進行壓縮;集裝箱裝滿垃圾后,必須離開垃圾裝載設備出料口一段距離后才能放下翻轉門將裝卸口關閉,然而在此過程中,集裝箱與裝載設備的出料口對接不到位,造成垃圾很容易從集裝箱與裝載設備出料口的錯位口拋灑出來,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為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對垃圾中轉站的垃圾裝載設備以及集裝箱對接裝置進行改進。
另有中國專利號為CN200620111321.X,一種裝載垃圾的集裝箱的封閉裝置,集裝箱的裝卸口端設有一個可翻轉開啟的門框,門框上端通過軸與集裝箱體鉸接,門框下端兩側設有用于鎖定的裝置,所述可翻轉開啟的門框中具有可與門框分離的上、下擋板,上、下擋板分別由穿過門框的插銷插入兩側端連接在門框中,插銷的尾端由設置在門框上的用于鎖定插銷的裝置限位,上、下擋板的板面均設有用于與垃圾中轉站內壓縮裝置的鎖鉤對接的孔,插銷的頭端位于用于與垃圾中轉站的鎖鉤對接的孔中。本發明的擋板能夠在集裝箱與垃圾中轉站之間換位工作,實現集裝箱與垃圾中轉站在零距離情況下完成裝卸口的開啟、裝載壓縮垃圾、關閉,消除垃圾從裝卸口拋灑掉出現象,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垃圾轉運的拉鉤控制系統,其目的是使集裝箱與垃圾中轉的裝載設備的出料口進行有效的對接,防止集裝箱的出料口與裝載設備的出料口錯位和發生碰撞現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垃圾轉運的拉鉤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包括:
控制器,接收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的位置信號,控制拉鉤驅動裝置動作,實現拉鉤前移、后拉、鉤合、脫鉤動作;
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集裝箱到達設定位置,發送給位置信號給控制器;所述設定位置包括拉鉤未動作前的集裝箱到初始位置,和拉鉤拉回后集裝箱與裝載設備貼合的位置;
拉鉤,與集裝箱的掛環配合實現鉤合或脫鉤;
拉鉤驅動裝置,驅動拉鉤往復平移、鉤合和脫鉤動作。
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與拉鉤驅動裝置均與控制器信號連接。
集裝箱位置檢測裝置設置在集裝箱或裝載設備上,用于檢測集裝箱與裝載設備之間的距離,實現集裝箱移向垃圾裝載設備的設定位置處停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耐德新明和工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耐德新明和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168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