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93362.X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99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丁陽平;童華榮;張藝林;索化夷;岑遠建;侯宏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17/16 | 分類號: | C12P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黃素類 收集液 大孔樹脂吸附 兒茶素類物質 茶鮮葉 緩沖液 流出液 食品級 洗脫 勻漿 制備 發酵 乙醇水溶液洗脫 體積百分比 一次發酵液 乙醇洗脫液 安全隱患 吸附過程 有機溶劑 純凈水 發酵液 可重復 乙醇 后向 通氧 吸附 過濾 并用 超標 濃縮 | ||
1.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茶鮮葉加入含乙醇緩沖液中勻漿,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兒茶素類物質,通氧發酵制得發酵液1;所述含乙醇緩沖液為乙醇-磷酸氫二鈉-檸檬酸緩沖液,pH值為5~6,其中乙醇的體積百分比為10~30%;
(2)將步驟(1)中制得的發酵液1上大孔樹脂吸附完成后,用步驟(1)中所述含乙醇緩沖液進行洗脫,洗脫體積為0.3~1.0 BV;所述發酵液1上大孔樹脂吸附過程中待流出液中出現所述兒茶素類物質時開始收集所述流出液至所述洗脫完畢,獲得收集液1;
(3)將茶鮮葉加入步驟(2)中制得的收集液1中勻漿,過濾后濾液通氧發酵,制得發酵液2;
(4)將步驟(3)中制得的發酵液2上步驟(2)中的大孔樹脂吸附完成后,用步驟(1)中所述含乙醇緩沖液洗脫,洗脫體積為0.3~1.0 BV;所述發酵液2上大孔樹脂吸附過程中待流出液中出現所述兒茶素類物質時開始收集所述流出液至所述洗脫完畢,獲得收集液2;
(5)重復步驟(3)、步驟(4),待最后一次發酵液上大孔樹脂吸附完成后,分別用純凈水、體積百分比為20~30%和60~80%乙醇水溶液洗脫,收集60~80%乙醇洗脫液,濃縮,干燥,制得茶黃素類物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茶鮮葉與含乙醇緩沖液的料液比為3:4~7.5,所述料液比的單位為g/ml;所述茶鮮葉與兒茶素類物質的質量比為30~50: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及步驟(3)中,所述通氧發酵具體為30~35℃條件下通入氧氣,自然發酵50~60min。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大孔樹脂為NKA-9樹脂或AB-8樹脂。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茶鮮葉與步驟(2)中所述收集液1的料液比為3:8~15,所述料液比的單位為g/m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及步驟(4)中,所述吸附速率與洗脫速率為0.8~1.2BV/h;所述收集液1和收集液2的體積為0.8~1.5BV。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整個方法中使用的茶鮮葉的總量按每100ml大孔樹脂茶鮮葉的添加量為80~100g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純凈水洗脫,洗脫體積為5BV,洗脫速率為1.5-2BV/h。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品級茶黃素類物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分別用所述體積百分比為20~30%和60~80%乙醇水溶液洗脫,洗脫體積為2BV,洗脫速率為1.5~2BV/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9336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