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交通用直流動力及控制復合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76039.1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580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樊玉廣;章國榜;吳大勇;施曉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宏聯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0 | 分類號: | H01B7/00;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5 | 代理人: | 沈林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通用 直流 動力 控制 復合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軌道交通用直流動力及控制復合電纜。
背景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直流電作為動力,采用以電子計算機處理技術為核心的各種自動化設備來維持車輛正常運行。自動化設備包括列車自動控制系統、供電系統管理自動化系統、環境監控系統、火災報警系統等,這些系統各自形成網絡,且均在軌道交通系統的控制中心設有中心計算機,實現統一指揮,分級控制。
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事業的高速發展,軌道交通用電纜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為了保證電力供應與控制信號的傳遞,軌道交通系統內同時需要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由于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距離太近容易造成電磁干擾,因此,現有的軌道交通用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均是單獨分開鋪設的。由于城市軌道交通多在地下,且電纜的鋪設空間狹小,單獨的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會占用較大的空間,導致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的安裝、維修過程都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軌道交通用直流動力及控制復合電纜,本發明將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有效的組合在一起,動力電纜、控制電纜各自獨立運行,相互不產生干擾,從而能夠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軌道交通用直流動力及控制復合電纜,該復合電纜包括第一填充層,所述第一填充層內設置有一根動力纜芯、至少一根控制纜芯,所述動力纜芯與所有控制纜芯均沿軸向方向相互平行,所述控制纜芯環繞排列在動力纜芯的外側;
所述動力纜芯包括第一導體,所述第一導體由多根絞合的銅導線組成,所述第一導體位于動力纜芯的中部,所述第一導體外側包覆有第一絕緣層;
所述控制纜芯包括第二填充層,所述第二填充層內設置有兩根對絞的控制芯線,所述控制芯線包括第二導體、第二絕緣層,所述第二導體由多根銅導線絞合而成,所述第二絕緣層包覆在第二導體的外側。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控制纜芯的數量為5~7根。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控制纜芯的數量為6根。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動力纜芯、控制纜芯的橫截面均呈圓形,所述控制纜芯的邊緣與動力纜芯的邊緣相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絕緣層和第二絕緣層均采用交聯聚乙烯擠包而成。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填充層內部除動力纜芯和控制纜芯之外的其余空間均填充有非吸濕性阻燃材料;所述第二填充層內部除控制芯線之外的其余空間均填充有非吸濕性阻燃材料。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導體與第一絕緣層之間設置有耐火層,所述第一絕緣層的外側包覆有防水層。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填充層的外側依次包覆有第一隔火層、屏蔽層、隔氧層、鎧裝層、外護層。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屏蔽層采用銅絲編織而成,所述銅絲的外徑為0.15~0.2mm,編織密度為85%以上。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第一隔火層和第二隔火層均采用陶瓷化耐火復合帶重疊繞包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1)本發明將動力電纜和控制電纜有效的組合在一起,不僅降低了敷設投入和材料生產的成本,更是大幅度縮小了敷設空間,有利于安裝與維修。本發明對控制電纜中的控制芯線進行了有效的保護,動力電纜、控制電纜各自獨立運行,相互不產生干擾,從而能夠保證軌道交通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2)因為城市軌道交通多在地下,一旦發生火災,地下封閉的環境給人員逃生和消防工作帶來很大困難,這些決定了軌道交通電纜必須具有優良的防火性能。本發明具有耐火、載流量大、耐沖擊電壓、耐機械損傷、無鹵無毒、防爆、防水、耐腐蝕、壽命長、安全、結構柔性、耐機械振動、耐過載、耐高溫、防鼠蟻、防紫外光等特點,適用于軌道交通系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軌道交通用直流動力及控制復合電纜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1—動力纜芯,11—第一導體,12—耐火層,13—第一絕緣層,14—防水層,2—控制纜芯,21—第二導體,22—第二絕緣層,23—第二填充層,24—第二隔火層,3—第一填充層,4—第一隔火層,5—屏蔽層,6—隔氧層,7—鎧裝層,8—外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宏聯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宏聯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760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板膜生物反應器
- 下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用高電壓電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