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62980.8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455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饒少臣;徐勇;曾敏;文望青;薛照鈞;史娣;任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既有 線頂進 防護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橋涵的結構尺寸,分別預制邊墻(1)和拱頂(2);
2)在邊墻(1)和拱頂(2)的前端分別安裝邊墻刃腳裝置(3)、拱頂刃腳裝置(4);
3)采用頂推施工方法,分別對邊墻(1)、拱頂(2)進行頂進作業;
4)頂進作業完成后,分別拆卸邊墻刃腳裝置(3)和拱頂刃腳裝置(4),完成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當先對邊墻(1)頂進作業時,具體步驟為:根據邊墻(1)入土深度在橋涵外側開挖土槽,在槽底鋪設滑道,并在滑道遠離橋涵的一端設置頂推設備,再將邊墻(1)起吊放入滑道內,邊墻(1)帶有邊墻刃腳裝置(3)的一端朝向橋涵,接著通過頂推設備對邊墻(1)遠離橋涵的一端施加頂進作用力,不斷頂進、棄土循環往復直至頂推到設定位置,頂推完成后采用相同的頂推施工方法進行下一道邊墻(1)的頂進作業,直至完成所有邊墻(1)的頂進作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當邊墻(1)已經頂進完成后,對拱頂(2)頂進作業具體為:在拱頂(2)的兩側設置臨時支撐裝置(5),并在拱頂(2)遠離橋涵的一端設置頂推設備,拱頂(2)帶有拱頂刃腳裝置的一端擱置在邊墻(1)上,接著通過頂推設備對拱頂(2)遠離橋涵的一端施加頂進作用力,不斷頂進、棄土循環往復直至頂推到設定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當先對拱頂(2)頂進作業時,具體步驟為:根據橋涵的高度,在橋涵外側相應高度位置開挖土槽,在槽底鋪設滑道,并在滑道遠離橋涵的一端設置頂推設備,再將拱頂(2)起吊放入滑道內,拱頂(2)帶有拱頂刃腳裝置(4)的一端朝向橋涵,接著通過頂推設備對拱頂(2)遠離橋涵的一端施加頂進作用力,不斷頂進、棄土循環往復直至頂推到設定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當拱頂(2)已經頂進完成后,對邊墻(1)頂進作業具體為:根據邊墻(1)入土深度在橋涵外側開挖土槽,在槽底鋪設滑道,并在滑道遠離橋涵的一端設置頂推設備,再將邊墻(1)起吊放入滑道內,邊墻(1)的頂端面與拱頂(2)的底端面在同一個水平面上,邊墻(1)帶有邊墻刃腳裝置(3)的一端朝向橋涵,接著通過頂推設備對邊墻(1)遠離橋涵的一端施加頂進作用力,不斷頂進、棄土循環往復直至頂推到設定位置,頂推完成后采用相同的頂推施工方法進行下一道邊墻(1)的頂進作業,直至完成所有邊墻(1)的頂進作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邊墻刃腳裝置(3)包括與邊墻(1)頂進端面貼合的端板(3.1)、設置在端板(3.1)頂端與之固定連接的第一頂板(3.2)、設置在端板(3.1)底端與之固定連接的第一底板(3.3)、以及對稱設置在第一頂板(3.2)與第一底板(3.3)之間且與端板(3.1)兩邊固定連接的第一邊墻刃腳側板(3.4)和第二邊墻刃腳側板(3.5),所述第一頂板(3.2)朝頂進方向延伸的長度大于第一底板(3.3)朝頂進方向延伸的長度;所述端板(3.1)、第一頂板(3.2)、第一底板(3.3)、第一邊墻刃腳側板(3.4)以及第二邊墻刃腳側板(3.5)圍合形成前端開口的中空狀異型楔形框架,所述異型楔形框架內設有豎向隔板(6),所述豎向隔板(6)將異型楔形框架分隔為出土區(7)和切土區(8),所述出土區(7)的第一頂板(3.2)上開有出土口(9),所述切土區(8)的頂部側面設有操作監控室(10),所述豎向隔板(6)的底部設有供土穿過并連通出土區(7)和切土區(8)的進土口(1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線頂進防護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墻刃腳裝置(3)的出土區(7)內設有用于運土的循環升降裝置(12),所述循環升降裝置(12)上設有若干個吊掛在傳送鏈上的運土框(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298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