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本源菌提高煤層氣產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10769.1 | 申請日: | 2016-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855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勇;牛鑫磊;吳鵬;汪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E21B43/22;G01N1/28;C12N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閆冬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耦合 超臨界 煤層氣 運維管理系統 產甲烷菌 目標煤層 最佳條件 本源菌 發酵液 甲烷濃度變化 實驗室分析 微生物降解 持續檢測 富集培養 工作效率 目標區域 甲烷 降壓 產氣 富集 煤樣 水樣 井口 煤層 發酵 排水 采集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本源菌提高煤層氣產量的方法,包括(1)產甲烷菌群落的富集和培養:從目標區域采集煤樣和水樣,進行產甲烷菌群落的富集培養和發酵,得到發酵液;(2)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利用實驗室運維管理系統,在實驗室分析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煤層試樣的最佳條件,并在最佳條件下對目標煤層進行處理;(3)微生物降解煤:將所述步驟(1)獲得的發酵液注入所述目標煤層,持續檢測注入井口氣體組分和甲烷濃度變化,并利用排水降壓排采的方式收集甲烷。本發明利用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有效縮短了處理時間,加快煤層氣產氣速率,同時利用實驗室運維管理系統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提高煤層氣產量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利用本源菌提高煤層氣產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煤層氣在高、中、低階煤盆地均已進行勘探開發,但低階煤含氣量低、高階煤滲透率低的現狀嚴重制約了煤層氣產業的發展。利用微生物增產,即向煤層中注入產甲烷微生物群,降解煤中的有機質,增加甲烷的含量,并通過消耗煤中的基質改善了煤層的孔隙結構,提高滲透率,可以大幅提高煤層氣的產量。
專利號為201410363562.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提高煤層氣采收率的方法,具體為利用煤層原位微生物菌群和超臨界CO2預處理煤層,提高了煤層氣采收率,但是超臨界CO2處理時間較長,長期工作能耗較高且需要人工比較,確定最佳實驗條件,工作效率低。
鑒于上述缺陷,本發明創作者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于獲得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本源菌提高煤層氣產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產甲烷菌群落的富集和培養:從目標區域采集煤樣和水樣,進行產甲烷菌群落的富集培養和發酵,得到發酵液;
(2)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利用實驗室運維管理系統,在實驗室分析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煤層試樣的最佳條件,并在最佳條件下對目標煤層進行處理;
(3)微生物降解煤:將所述步驟(1)獲得的發酵液注入所述目標煤層,持續檢測注入井口氣體組分和甲烷濃度變化,并利用排水降壓排采的方式收集甲烷。
較佳的,所述步驟(2)中的實驗室運維管理系統包括服務器、數據收集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控制模塊;
所述數據收集模塊、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和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服務器通訊連接;
所述數據收集模塊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通訊連接,用于采集所述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煤層試樣的實驗參數,所述實驗參數包括溫度、壓力、時間和單位質量煤被生物降解產出的甲烷量;
所述數據處理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通訊連接,用于分析所述數據收集模塊采集到的信息,計算出最佳的實驗參數,即單位質量煤被生物降解產出的甲烷量最多的時刻的溫度、壓力和時間;
所述控制模塊,用于設置超聲波耦合超臨界CO2處理煤層試樣的實驗參數以及顯示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的分析結果。
較佳的,所述步驟(1)包括以下步驟:
Ⅰ.在煤層氣井口處進行取樣,樣品瓶預先滅菌且充滿氮氣,水樣取滿至瓶中無空氣殘留,24小時之內以遮光的方式送入厭氧培養箱內;
Ⅱ.以目標煤層為碳源,從所述步驟Ⅰ產出水樣中培育其中的微生物菌群,富集培養的溫度為所述目標煤層溫度,添加適宜的營養基和微量元素,初始礦化度和PH值均與采出水樣一致,通過反復的培養和轉接獲得微生物群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107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