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滑油通風器、通風系統及燃氣渦輪發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92258.1 | 申請日: | 2016-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626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俞鏹鵬;曹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C7/00 | 分類號: | F02C7/00;F02C7/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顏鏑 |
| 地址: | 20024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風 系統 燃氣 渦輪 發動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油通風器、通風系統及燃氣渦輪發動機,其中滑油通風器(7)包括殼體(73),殼體(73)內設有油氣分離腔,油氣分離腔用于對進入油氣分離腔的油氣混合物進行油氣分離,油氣分離腔內設有芯體(72),芯體(72)的密度可變,以改變油氣分離腔的流通阻力。本發明中油氣分離腔的流通阻力可以根據需要或者隨著外界條件的變化進行改變,當油氣混合物流量較大時,可以壓縮芯體,增大油氣分離腔的阻力,以增加油氣混合物在滑油通風器內進行油氣分離的時間,提高分離性能,同時減少隨流體排出的滑油量,降低滑油消耗;當油氣混合物流量較小時,可以解除對芯體的壓縮,減小油氣分離腔的阻力,以保證分離后的氣體能夠正常流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滑油通風器、通風系統及燃氣渦輪發動機。
背景技術
燃氣渦輪發動機包括壓氣機、燃燒室和渦輪等部件,為了準確地定位和可旋轉地安裝壓氣機以及渦輪的轉子,發動機中需要使用軸承。而軸承的正常運轉需要通過潤滑油進行可靠地潤滑或冷卻,因此,燃氣渦輪發動機具有容納軸承的滑油腔。
為了防止滑油腔內的滑油泄漏,一般在構成腔體的旋轉件和靜止件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從壓氣機部分引高壓空氣對密封裝置進行增壓,流過密封裝置的氣流使密封裝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為了保證高壓空氣能夠始終經密封裝置流進滑油腔,需要對滑油腔進行通風,將經密封裝置流進滑油腔的空氣排到發動機外。由滑油腔排出的空氣中含有滑油,通常,需要經過通風器進行油氣分離,將滑油分離后返回滑油腔,而空氣則排到發動機外。若通風器不能將所有滑油從空氣中分離,一部分滑油會隨空氣排到發動機外,這就造成滑油消耗。
通風器的分離性能與空氣流量密切相關,空氣流量越大,分離性能越差,隨空氣流出的滑油量越大,意味著滑油消耗量大。因此,從滑油消耗量角度講,空氣流量越小越好。然而,空氣流過密封裝置的流量越大,密封裝置的密封性越好,滑油從密封裝置泄漏就越少。
可見,通過高壓空氣保證密封性能和滑油消耗量對空氣流量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這就帶來了空氣流量優化的問題。通常設計中,高壓空氣經發動機內由前往后流動,以對位于不同部位的滑油腔進行增壓。在高壓空氣由前往后流動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壓力損失,該壓力損失使得增壓不同部位滑油腔的高壓空氣的壓力存在一些差異。
經密封裝置進入滑油腔的高壓空氣通常是經過安裝在發動機齒輪箱上或發動機轉子上的通風器排出。為了保證所有密封裝置的流量滿足需要,往往造成某些密封裝置的流量過大,從而增大滑油消耗。此外,高壓空氣的流量與發動機的轉速有關,雖然通過計算可以確定某一轉速下所需的最小流量,但發動機不同狀態下的轉速是有差異的,在保證密封裝置所需的空氣流量下,仍會存在其他狀態點空氣流量大,造成滑油消耗量過大的問題。
隨著燃氣渦輪發動機技術的進步,對經濟性、環境污染的要求越來越高,設計一種既能滿足密封要求,又能達到滑油消耗量低、性能優越的滑油通風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需要說明的是,公開于本發明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滑油通風器、通風系統及燃氣渦輪發動機,以盡可能地提高油氣分離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滑油通風器,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油氣分離腔,油氣分離腔內設有芯體,芯體的密度可變,以改變油氣分離腔的流通阻力。
進一步地,芯體由彈性多孔材料制成,芯體能夠被壓縮,以改變芯體的密度。
進一步地,還包括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用于對芯體施加外力。
進一步地,還包括端蓋,殼體的側面設有端蓋,端蓋能夠相對于殼體運動,以壓縮芯體。
進一步地,殼體外流通有外部流體,以通過外部流體的壓力作用使端蓋相對于殼體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922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