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87930.8 | 申請日: | 2016-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15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明寅;何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5/20 | 分類號: | 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星;陳嵐 |
| 地址: | 中國香港中環夏愨道***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動力 總成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包括:駕駛員識別模塊,用于確定受控汽車的駕駛員的身份信息,并上送至后臺計算單元;后臺計算單元,設置于受控汽車的遠端,用于基于駕駛員的身份信息生成第一控制信息;輔助控制模塊,基于從后臺計算單元獲取的、與受控汽車的當前行駛有關的信息而生成第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信息應用模塊,設置于受控汽車內,用于將第一、第二控制信息應用到受控汽車的動力總成。其在提供優秀用戶體驗的同時、實現了對動力總成的優化控制。該控制系統實施簡單、升級維護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一方面,隨著車聯網技術發展,目前出現了較多的車載通訊模塊產品,實現了車輛和平臺之間,甚至車輛和車輛之間的通訊交互。
另一方面,新能源技術作為能源和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一,近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交流電機和大功率電池的應用,為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應用克服了關鍵技術障礙。
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在起步時有較大的短期扭矩優勢,但是由于電池和電機的散熱問題,瞬態最大功率可持續時間較短,此外,電動汽車在長距離駕駛的場合可能存在電量不足、進而續航能力差的劣勢,因而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能量管理。
目前,現有技術中,部分電動汽車支持遠程采集模塊,對電動汽車的運行數據進行上傳和分析,但沒有通過數據分析優化動力總成控制,也沒有在駕駛時提供任何有用的輔助信息。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期望獲得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其能夠提供對動力總成的優化控制,也能夠提供與駕駛有關的輔助信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包括:駕駛員識別模塊,用于確定受控汽車的駕駛員的身份信息,并上送至后臺計算單元;后臺計算單元,設置于受控汽車的遠端,用于基于駕駛員的身份信息生成第一控制信息;輔助控制模塊,基于從后臺計算單元獲取的、與受控汽車的當前行駛有關的信息而生成第二控制信息;以及控制信息應用模塊,設置于受控汽車內,用于將第一、第二控制信息應用到受控汽車的動力總成。
優選地,其還包括駕駛數據確定模塊,駕駛數據確定模塊設置于受控汽車內,用于收集駕駛員的駕駛數據并將駕駛數據上送至后臺計算單元。
優選地,后臺計算單元根據駕駛數據而確定駕駛員的駕駛類型。
優選地,駕駛數據包括:受控汽車在某一路段和/或某一時間內的急加速次數;受控汽車在某一路段和/或某一時間內的急減速次數;以及受控汽車在某一路段和/或某一時間內的平均車速。
優選地,后臺計算單元根據駕駛員的身份信息來匹配駕駛員的駕駛類型,并根據駕駛員的駕駛類型來生成第一控制信息。
優選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加速踏板靈敏度;電機扭矩響應;以及,從驅動到制動能量回饋之間的濾波時間。
優選地,第二控制信息為針對第一控制信息的修正信息。
優選地,控制系統還包括用戶預約模塊,其基于用戶的預約指令指示受控汽車的整車控制單元在預定時間啟動和/或預熱受控汽車的相應子部件和/或子單元。
優選地,后臺計算單元架設于云計算平臺。
本發明各實施例提供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一方面充分考慮駕駛員的駕駛偏好,另一方面根據與當前駕駛相關的各種輔助信息來優化受控汽車的功率分配和/或熱管理方案,從而在提供優秀用戶體驗的同時、實現了對動力總成的優化控制。該控制系統實施簡單、升級維護方便。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經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879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化多系統接入平臺
- 下一篇:一種數控控制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