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車載折疊船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44829.4 | 申請日: | 2016-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809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熊小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小玲 |
| 主分類號: | B63B7/00 | 分類號: | B63B7/00;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番禺容大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劉新年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折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車載折疊船。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家庭生活的質量,目前,對于家庭娛樂來講,進行戶外活動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但是戶外活動大多數還僅限于陸上活動,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想要開展家庭水上娛樂活動還存在一定困難。雖然,目前已出現家庭用的休閑娛樂收折型船舶,但是其還不能很好的滿足家庭娛樂活動的需要,例如現有的折疊船舶往往折疊后占用空間大,不方便放入普通家庭用車的后備箱。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可車載折疊船。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一種可車載折疊船包括船身、船首固定板、至少兩塊龍骨板、至少四塊船中部固定板;
所述船身為單獨的船體板拼接而成,所述船體板內側的拼接縫隙上都被軟性工程塑料條塊覆蓋,在拼接縫隙的兩側上的軟性工程塑料條塊上疊加有相對應的金屬壓條,使用螺絲依次穿過船體板、軟性工程塑料條塊、金屬壓條,鎖入金屬壓條上的螺紋孔,實現三者固定連接;
所述船首固定板用于在船身撐開后,固定船身的端部;
所述至少兩塊龍骨板用于在船身撐開后,固定船身的中部;
所述至少四塊船中部固定板用于在船身撐開后,固定船身端部與中部的連接部位。
進一步的,所述船身包含船首船體板組件、船中部船體板組件、船尾船體板組件,船首船體板組件與船尾船體板組件通過船中部船體板組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船中部船體板組件的數量為至少1個。
進一步的,所述船首船體板組件包括第一船首船體板、第二船首船體板、第三船首船體板、第四船首船體板,所述船中部船體板組件包括第一船中部船體板、第二船中部船體板、第三船中部船體板、第四船中部船體板,所述船尾船體板組件包括第一船尾船體板、第二船尾船體板、第三船尾船體板、第四船尾船體板,第一船首船體板與第四船首船體板互為對稱件,第二船首船體板與第三船首船體板互為對稱件,第一船中部船體板與第四船中部船體板互為對稱件,第二船中部船體板與第三船中部船體板互為對稱件,第一船尾船體板與第四船尾船體板互為對稱件,第二船尾船體板與第三船尾船體板互為對稱件。
進一步的,所述船首固定板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兩側面設置有通孔,在船身撐開后,當船首固定板上的凹槽同時夾住所述第一船首船體板與第四船首船體板時,使用螺栓穿過船首固定板上的凹槽的通孔以及與凹槽通孔相對應的第一船首船體板上的通孔,并通過蝶形螺母來鎖緊,使用螺栓穿過船首固定板上的凹槽的通孔以及與凹槽通孔相對應的第四船首船體板上的通孔,通過蝶形螺母來鎖緊。
進一步的,所述船中部固定板的數量為四塊,所述船中部固定板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兩側面設置有通孔,船身撐開后,一塊船中部固定板上的凹槽同時夾住第一船首船體板與第一船中部船體板,一塊船中部固定板上的凹槽同時夾住第四船首船體板與第四船中部船體板,一塊船中部固定板上的凹槽同時夾住第一船中部船體板與第一船尾船體板,一塊船中部固定板上的凹槽同時夾住第四船中部船體板與第四船尾船體板,使用螺栓穿過上述各船中部固定板上的凹槽的通孔以及與凹槽通孔相對應的船體板上的通孔,通過蝶形螺母來鎖緊。
進一步的,所述船體板為工程塑料或金屬板材材質,所述軟性工程塑料條塊為塑膠復合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可車載折疊船設置有可調浮力座椅,所述可調浮力座椅至少有兩個,所述可調浮力座椅由座墊與靠墊組成,座墊與靠墊鉸接,座墊與靠墊中都嵌有塑料發泡材料板材,利用帶有不銹鋼墊片和橡膠墊片的插銷同時插進座墊兩側面的銷孔以及船體板上與座墊兩側面的銷孔相對應的銷孔中實現可調浮力座椅的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可車載折疊船設置有船尾固定板,船尾固定板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兩側面設置有通孔,在船身撐開后,當船尾固定板上的凹槽同時夾住所述第一船尾船體板、第二船尾船體板、第三船尾船體板、第四船尾船體板時,使用螺栓穿過船尾固定板的凹槽的通孔以及與凹槽通孔相對應的船體板上的通孔,通過蝶形螺母來鎖緊,所述船尾固定板設置有安裝位,可以安裝市面上一般的燃油機及電動船外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小玲,未經熊小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448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