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免疫傳感器對黃曲霉毒素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15501.X | 申請日: | 2016-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240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石玲;劉衛;王澤鋒;陳顯蘭;楊光明;茍高章;徐世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紅河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7/327 | 分類號: | G01N27/327;G01N27/4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661199 云南省紅***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曲霉毒素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 檢測 免疫傳感器 構建 制備 電化學交流阻抗法 復合納米材料 電化學活性 方波伏安法 循環伏安法 透射電鏡 線性方程 線性關系 有效手段 真菌毒素 紫外光譜 峰電流 聚苯胺 石墨烯 致癌性 致畸性 分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免疫傳感器對黃曲霉毒素的檢測方法,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種具有較強的致癌性、致畸性和強烈毒性的真菌毒素,對黃曲霉毒素進行準確而快速的分析是降低和避免黃曲霉毒素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采用紫外光譜、透射電鏡對制備的金/聚苯胺/石墨烯(Au/PANI/GN)復合納米材料進行表征,并且將該材料用于構建電化學免疫傳感器,采用循環伏安法,電化學交流阻抗法,方波伏安法對其進行表征,制備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對黃曲霉毒素B1進行檢測。實驗結果表明:構建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對黃曲霉毒素的檢測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活性,黃曲霉毒素的濃度與峰電流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其線性方程為y=?0.177x+4.28。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免疫傳感器對黃曲霉毒素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概述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是免疫分析方法中一種常用的分析方法,是通過抗體與抗原之間的特異性結合識別作用,應用電極作為傳感的元件,形成具有免疫性復合物負載在電極表面,并對分析物進行定量檢測與研究。免疫傳感器具備很多優點,它具有檢測快速方便、靈敏度高、價格低廉、選擇性好、專一性強、適合聯機化在線檢測,并可實現實際樣品的檢測。迄今為止,免疫傳感器在環境檢查、臨床醫學和食品安全工業等等領域都有重要用途。
黃曲霉毒素的概述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具有較強的毒素,迄今為止,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黃曲霉毒素列為致癌物質系列。常見的黃曲霉毒素種類有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等十幾種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其結構特征為都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黃曲霉毒素極易溶解在機溶劑中,如甲醇和氯仿等,不易溶于水。黃曲霉毒素會損害人體的器官,抑制人體的免疫機能,而且黃曲霉毒素中AFB1毒性是最大的,是對人類健康危害造成非常嚴重的一類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的檢測方法
目前黃曲霉的檢測方法有薄層層析法、微柱層析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免疫學方法、電化學免疫檢測法。其中薄層層析法對樣品處理存在所需時間多,抗干擾能力弱;微柱層析法測定樣品是需要對樣品組分進行分離;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黃曲霉毒素時,根據實驗所使用的化學試劑和處理途,對實驗結果會造成影響,技術水平要求相對較高;而電化學免疫檢測法操作簡便,檢測靈敏度好、選擇活性性好,更適合用于微量元素的檢測。
石墨烯的概述
石墨烯(Graphene,G)是一種新型碳納米材料,由單層碳原子排列堆積而成單層二維蜂窩狀晶體,具有結構穩定,電阻率極低,使得石墨烯具備了優良的導電性。迄今為止,經研究發現石墨烯表面呈惰性,化學穩定性較高,并且石墨烯之間存在較強的范德華力,容易產生聚集,很難溶于水及其他溶劑中。為了充分發揮石墨烯優良的性質,必須要對石墨烯進行表面的改性。通過引入特定官能團,可賦予石墨烯新的性質,進一步拓展它的應用領域。
聚苯胺的概述
聚苯胺(PANI)是近年來一個常用的導電聚合物,根據苯胺單體PANI具有良好的導電性、以及良好的穩定性,能使石墨烯的片層間隙增大,可以阻止石墨烯片層之間的團聚,將其用于電化學免疫傳感器領域,有利于構建的傳感器的電化學性能的提高。
納米金概述
金納米材料具有較高比表面積、高表面反應活性、高催化效率和強吸附能力等許多獨特的優點。納米金還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將其用于修飾電極制備電化學免疫傳感器不但可以提高電極的導電性,還可以有效的降低反應電位,所以有效的提高了電極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因為納米金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為生物分子提供生物適應性的微環境,保持了生物分子的活性,因此金納米材料修飾的電極不影響蛋白酶的活性。
針對黃曲霉毒素具有較強的毒性,檢測要求相對較高,尋找出檢測黃曲霉毒素B1最簡單,耗費較少的方法。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紅河學院,未經紅河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155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