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偏移補償的動態感測放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605150.4 | 申請日: | 2016-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39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F·拉羅薩;A·康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意法半導體(魯塞)公司;意法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1C7/06 | 分類號: | G11C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華 |
| 地址: | 法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偏移 補償 動態 放大器 | ||
本公開涉及具有偏移補償的動態感測放大器。一種設備,包括第一和第二反相器,每個反相器具有信號輸入、信號輸出、高電壓供電端子和低電壓供電端子。第一反相器的信號輸入耦合至第二反相器的信號輸出,并且第二反相器的信號輸入耦合至第一反相器的信號輸出。第一晶體管具有耦合至電源節點的第一導電端子、耦合至第一反相器的高電壓供電端子的第二導電端子以及耦合至第一節點的控制端子。第二晶體管具有耦合至電源節點的第一導電端子、耦合至第二反相器的高電壓供電端子的第二導電端子以及耦合至第二節點的控制端子。第一和第二位線電容性地耦合至第一和第二節點。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存儲器電路領域,并且更特別地涉及用于能夠補償電壓偏移的電路的動態感測放大器。
背景技術
當今廣泛地使用各種電子設備,諸如膝上型計算機、智能電話和平板計算機。這樣的電子設備通常包括微處理器、用于由微處理器在執行應用軟件時使用的易失性存儲裝置、以及用于長期存儲應用和數據的非易失性存儲裝置。
在這樣的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存儲器設備中使用感測放大器,以使得減小其位線上的電壓擺幅。在各種感測放大器配置中,在非易失性存儲器電路中使用交叉耦合式感測放大器。已知的交叉耦合式感測放大器包括“交叉耦合”在一對位線之間的一對反相器。每個反相器的輸入連接至一個位線并且其輸出連接至另一位線。交叉耦合式感測放大器提供快速信號放大。然而,實際上,很難提供具有完美匹配的晶體管的一對反相器。晶體管特性的失配例如可能在重置期間在反相器的輸出的兩端產生偏移電壓。這一偏移被反映到反相器的輸入。在特別不幸的場景中,被反映的偏移可能被檢測為表示數據比特的信號,因此產生數據誤差。這樣的數據誤差非常不期望,因為它們可能負面地影響電子設備的性能。
因此,需要新的感測放大器的開發,其降低了對晶體管特性的失配和偏移的靈敏度但仍然維持交叉耦合式感測放大器的快速響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內容部分被提供用于介紹下面在詳細描述部分進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選擇。本發明內容部分并非意圖識別要求保護的主題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并非意圖用于幫助限制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
一方面涉及一種包括具有交叉耦合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以及補償電路裝置的電子電路,補償電路裝置被配置成分別根據第一和第二位線信號控制第一和第二反相器的供電。
另一方面涉及一種包括具有交叉耦合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反相器的電子電路,每個反相器具有第一和第二供電端子。第一和第二供電部件的第一集合耦合至第一反相器的第一和第二供電端子。第一和第二供電部件的第二集合耦合至第二反相器的第一和第二供電端子。第一位線電容性地耦合至在第一集合的第一供電部件與第一反相器的第一供電端子之間的第一節點。第二位線電容性地耦合至在第二集合的第一供電部件與第二反相器的第一供電端子之間的第二節點。第一開關耦合在第一反相器的輸入與輸出之間,第二開關耦合在第二反相器的輸入與輸出之間。
另一方面涉及一種具有第一反相器的電子電路,第一反相器具有信號輸入、信號輸出、高電壓供電端子和低電壓供電端子。第二反相器具有信號輸入、信號輸出、高電壓供電端子和低電壓供電端子。第一反相器的信號輸入耦合至第二反相器的信號輸出,第二反相器的信號輸入耦合至第一反相器的信號輸出。第一晶體管具有耦合至電源節點的第一導電端子、耦合至第一反相器的高電壓供電端子的第二導電端子、以及耦合至第一節點的控制端子。第二晶體管具有耦合至電源節點的第一導電端子、耦合至第二反相器的高電壓供電端子的第二導電端子、以及耦合至第二節點的控制端子。第一位線電容性地耦合至第一節點,第二位線電容性地耦合至第二節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意法半導體(魯塞)公司;意法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意法半導體(魯塞)公司;意法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6051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