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莓園套種大球蓋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91278.X | 申請日: | 2016-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44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龍;周子恒;周寶龍;周佳;丁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洋縣朱鹮有機產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王艷龍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C05F15/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23300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莓 套種 大球蓋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藍莓園套種大球蓋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事實證明,大面積推廣種植大球蓋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首先,栽培場地廣闊,山地、果園、大田均可栽培大球蓋菇;其二,栽培技術簡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其三,栽培原料主要為稻草、麥秸等秸稈,原料來源豐富,可以作為我國廣大農村處理秸稈的一種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廢料可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四,大球蓋菇抗逆性強,適應溫度范圍廣,可在4~30℃范圍出菇;其五,大球蓋菇由于產量高,營養豐富,被廣大生產者和消費者所接受。
目前,大多采用利用純稻草在冬閑田中栽培大球蓋菇,由于大球蓋菇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僅靠冬閑田利用純稻草種植大球蓋菇,已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菇農逐步占用大量優質土地人工栽培大球蓋菇,加之栽培原料單一,各種制約因素影響了大球蓋菇的栽培推廣。
聯合國糧農組織將藍莓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譽為“黃金漿果”。美國最有影響的健康雜志《Prevention》稱其為“神奇果”。藍莓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十大最佳營養食品之一”。由于藍莓擁有上述其它水果無可比擬的優越品質,因此藍莓產品在我國和國際市場上已成為人們健康保健品的寵兒。據報道,在藍莓土壤覆蓋管理技術研究方面,美國進行長期、更深入細致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栽培藍莓時土壤覆蓋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引進藍莓的國家,更加注重研究如何通過栽培措施,克服本地不利于藍莓栽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如日本通過栽培穴土壤改良、高畦栽培和木屑覆蓋等措施,在原藍莓田成功栽培了藍莓。智利開始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如防曬劑和遮陽網等,研究如何防止強光對北高叢和南高叢藍莓的灼傷。在50%黑色網下,“萊格賽”(Legecy)和“百里吉大”(Brigitta)品種都會延遲成熟,果實增大。有研究表明,與傳統的直接將硫磺粉撒入土壤中,改為將硫酸加入灌溉系統,可以更快速的降低土壤pH值。
秦巴地區是薯蕷皂素的主產區,生產過程中的廢水污染環境嚴重。目前,從黃姜及穿地龍等根莖類生產皂素的工業方法是:用酸水解原料,再用干燥的水解物提取皂素,酸水解薯蕷皂素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高COD酸性廢水,一般1噸薯蕷皂素產生廢渣污水15-20噸,廢渣廢水中主要成分為硫酸、蛋白質、膠體、可溶性糖分等有機物,pH值在4.0以下;同時,提取皂素后,還產生了大量固體廢渣,約占原料總量的20%,由于目前技術條件所限,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渣廢水,直接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一直是困擾企業生產的關鍵技術問題。首先,藍莓生長的土壤種類主要有銹斑沙田的酸性土壤,適宜土壤pH值4~5.5,最適土壤pH值為4.0~4.8,通過在藍莓園套種大球蓋菇過程中使用薯蕷皂素酸性廢渣廢水改良藍莓栽培土壤,一方面降低了藍莓土壤改良成本,另一方面,利用了薯蕷皂素廢渣廢水,解決了企業薯蕷皂素廢渣廢水處理難題,保護了生態環境。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藍莓園套種大球蓋菇的方法,旨在解決目前藍莓土壤改造和覆蓋費用高,大球蓋菇栽培中占用耕地面積大、栽培原料單一,以及廢物綜合利用不夠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藍莓園套種大球蓋菇的方法,其技術方案:是在藍莓園區套種大球蓋菇,通過采用藍莓樹枝屑、農作物秸稈(水稻、小麥、玉米秸稈等一種或混合)作為輔料,薯蕷皂素生產的廢渣廢水調節土壤pH值,秸稈覆蓋畦床用于出菇的技術生產大球蓋菇。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藍莓樹枝屑、農作物秸稈、薯蕷皂素廢渣廢水,解決了薯蕷皂素廢渣廢水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藍莓土壤改造和覆蓋成本,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在不改變藍莓畝產量的同時生產大球蓋菇,藍莓與大球蓋菇形成互補,達到了增產創收的目的。
一種藍莓園套種大球蓋菇的方法,采取藍莓樹枝屑、農作物秸稈、薯蕷皂素生產的廢渣酸水為原料,其方法步驟為原料加工、原料浸泡、培養基配制、堆制發酵、栽培季節和場地的選擇、場地整理及殺蟲、鋪料及播種、發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培養基還園處理,具體如下:
(1)原料加工
原料可選用冬夏季修剪下來的藍莓果樹枝條,選用專業的枝條粉碎機械,粒度大小控制在5~10mm,制成藍莓樹枝屑;水稻、小麥、玉米秸稈等一種或混合秸稈切成1cm-3cm小段,制成秸稈短料。
(2)原料浸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洋縣朱鹮有機產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王艷龍,未經洋縣朱鹮有機產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王艷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912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