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傳感器、汽車、智能汽車、人工智能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53976.0 | 申請日: | 2016-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8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郭炫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澳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B60R5/04;E05F15/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后備 開啟 方法 傳感器 智能 人工智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電子領域,具體涉及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傳感器、智能汽車、人工智能汽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在開啟汽車后備箱時比較麻煩一般需要用手,不能方便的用腳開啟汽車后備箱,現有的汽車后備箱不夠智能化,存在改進空間。
發明內容
為解決技術背景中敘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傳感器、智能汽車、人工智能汽車。
本發明具有如下技術內容:
1、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其特征在于:設計控制模塊和電容傳感器;電容傳感器設置在汽車尾部后備箱附近與人類站立時腳適合靠近車體的地方;電容傳感器與控制模塊之間呈電學相連;以人類腳部靠近電容傳感器的產生的傳感信息作為是否開啟后備箱的參考信息;
2、如技術內容1所述的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塊包含有能夠識別人類腿部上踢時電容傳感器所感應到的電容量變化曲線。
如技術內容1所述的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塊具有智能分析功能能夠學習和分辨腳部信號特征并以作為分辨上踢動作的執行者的身份;
4、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電源模塊、控制模塊、后備箱鎖、電容測試模塊、感應體;電源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電源模塊能夠向控制模塊提供運行所需的電能;電容測試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電容測試模塊與感應體相連;控制模塊能夠依據電容測試模塊所測到的感應體之間的電容量變化曲線來識別是否為人類的特定動作;
5、如技術內容4所述的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應體為汽車的具有導電能力的保險杠;
6、如技術內容5所述的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類的特定動作為人類的上踢動作;
7、如技術內容4所述的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模塊包括12伏電源點;
8、如技術內容4所述的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模塊包括12伏電源點具有點汽車火節信號接入點;
9、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具有技術內容1-8中任一技術方案;
10、人工智能汽車,其特征在于:具有技術內容1-8中任一技術方案。
技術內容說明及其有益效果。
技術內容說明:
本發明基于電容感應原理,集成在車后保險杠上的兩根天線與地板之間。
形成電容,車后人的踢腿動作導致的電容容量的變化。符合預先設定的電容曲線。
將作為有效的輸入動作。
實現了無需用手接觸的智能后備箱開啟。從而解決了手上有行李,空不出手開。
后備箱的麻煩,解放了雙手。
通過測量車輛后備箱天線區域的電容值變化作為信號輸入。
兩根天線分別安裝在保險杠的高低兩個位置。
傳感天線1負責探測天線到人腿部之間的電容變化。
傳感天線2負責探測天線到人腳部之間的電容變化。
探測距離:腳部和腿部到天線的15cm范圍內。
開啟后 ,ACC會關閉ECU電源,行車時不會開啟后備。
本發明成本低廉、應用靈活、使用壽命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實施實例1的基本原理示意圖。
附圖2為實施實例4的基本系統結構的示意圖。
附圖3為實施實例7傳感器的電路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實例
下面將結合實施實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實施實例1、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其特征在于:
1、設計控制模塊和電容傳感器;
2、電容傳感器設置在汽車尾部后備箱附近與人類站立時腳適合靠近車體的地方;電容傳感器與控制模塊之間呈電學相連;
3、以人類腳部靠近電容傳感器的產生的傳感信息作為是否開啟后備箱的參考信息;
4、實施實例2、如實施實例1所述的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塊包含有能夠識別人類腿部上踢時電容傳感器所感應到的電容量變化曲線;
5、實施實例3、如實施實例1所述的汽車后備箱開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塊具有智能分析功能能夠學習和分辨腳部信號特征并以作為分辨上踢動作的執行者的身份;
6、實施實例4、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電源模塊、控制模塊、后備箱鎖、電容測試模塊、感應體;
7、電源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電源模塊能夠向控制模塊提供運行所需的電能;
8、電容測試模塊與控制模塊相連;
9、電容測試模塊與感應體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澳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澳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539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連接器以及內部信號回路端子
- 下一篇:通過燃料水平檢測車輛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