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及其車窗升降控制方法和車窗升降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09332.1 | 申請日: | 2016-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502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慧穎;胡留成;李武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F15/70 | 分類號: | E05F15/70;E05F15/6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張大威 |
| 地址: | 10002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及其 車窗 升降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窗升降控制方法,以及一種車窗升降控制系統和具有該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車窗玻璃在上升到頂端或下降至底端時,如果驅動電機繼續運行,則很容易造成驅動電機過熱,為了避免驅動電機過熱,車身控制器通過設置最長運行時間,來控制驅動電機的停止時機。
但是,驅動電機的運行時長與供電電源的輸出電參數有關,設置固定的最長運行時間,很容易在供電電源的輸出變化的情況下,出現車窗到位之后驅動電機繼續運行,造成發熱而損害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需要提出一種車窗升降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可以在控制車窗升降時避免驅動電機過熱而損害壽命。
本發明另一方面還提出一種車窗升降控制系統和采用該控制系統的車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一方面提出的車窗升降控制方法,其中,車輛包括供電模塊和驅動電機,所述供電模塊為所述車輛的控制模塊供電,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驅動電機以驅動車窗升降,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檢測所述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參數;根據所述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參數計算所述驅動電機的最長工作時間;在接收到所述車窗的升降控制觸發指令之后,控制所述驅動電機啟動;以及根據所述最長工作時間控制所述驅動電機停止。
本發明實施例的車窗升降控制方法,考慮到供電模塊輸出的電參數對驅動電機運行時間的影響,根據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參數計算驅動電機的最長工作時間,相較于相關技術中,設定固定的最長運行時間,可以避免在車窗到位時驅動電機繼續運行而造成發熱,損害壽命,以及避免在車窗還沒到位時驅動電機已經停止。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采集室外環境參數;在所述驅動電機啟動時檢測所述驅動電機的啟動電流;根據所述啟動電流和所述室外環境參數計算工作電流堵轉閾值;以及根據所述工作電流堵轉閾值控制所述驅動電機以驅動所述車窗的升降。
考慮室外環境參數對驅動電機的工作電流堵轉閾值的影響,通過室外環境參數和啟動電流獲得工作電流堵轉閾值,相較于相關技術中,根據驅動電機的啟動電流確定堵轉電流和設定固定的最大運行時間,可以獲得更加合適的工作電流堵轉閾值,堵轉電流隨環境參數變化,避免誤判,保證車窗順暢地升降。
進一步地,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驅動電機的最長工作時間:
tmax=tfix+γ·(12-Vb),
其中,tmax為所述驅動電機的最長工作時間,tfix為固定運轉時間,γ為常系數,Vb為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壓。
具體地,其中,0≤γ≤5。
進一步地,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工作電流堵轉閾值:
Istall=α·Ist+β·Tout,
其中,Istall為工作電流堵轉閾值,Ist為所述驅動電機的啟動電流,Tout為所述室外環境溫度,α和β為常系數。
具體地,其中,0.5≤α≤0.8,0≤β≤0.3。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另一方面提出一種車窗升降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驅動電機,用于驅動車窗升降;供電模塊,用于供電;電參數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所述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參數;啟動觸發模塊,用于接收用戶的車窗升降控制觸發指令;控制模塊,根據所述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參數計算所述驅動電機的最長工作時間,根據所述車窗升降控制觸發指令控制所述驅動電機啟動,以及根據所述最長工作時間控制驅動電機停止。
本發明實施例的車窗升降控制系統,考慮到供電模塊輸出的電參數對驅動電機運行時間的影響,根據供電模塊的輸出電參數計算驅動電機的最長工作時間,相較于相關技術中,設定固定的最長運行時間,可以避免在車窗到位時驅動電機繼續運行而造成發熱,損害壽命,以及避免在車窗還沒到位時驅動電機已經停止。
所述控制系統還包括:環境參數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室外環境參數;所述控制模塊,在所述驅動電機啟動時檢測所述驅動電機的啟動電流,根據所述啟動電流和所述室外環境參數計算工作電流堵轉閾值,根據所述工作電流堵轉閾值控制所述驅動電機以驅動所述車窗升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093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