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431713.2 | 申請日: | 2016-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6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柳榮奎;劉萬善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榮奎;劉萬善 |
| 主分類號: | G06Q50/20 | 分類號: | 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謝攀,劉繼富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學習 課程 匹配 系統(tǒng)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并且涉及一種能夠對學員匹配與學員的傾向及興趣相符的學習課程從而引導重修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進行的學習評價的形式如下:在學校授課學習內容,并且將對該學習內容的學習結果通過分數等形式來進行定量評價。但是,通過分數形式表示的成績無法擺脫考試的束縛,因此與實際的學習能力可能有區(qū)別。
此外,由于不考慮學員的興趣、傾向及成就程度而進行千篇一律的學習,具有學員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的問題。此外,因以往的以定量評價為準的教育,具有學員過于集中定量結果,損害學員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以往的問題,提供一種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該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能夠提高每個學員的傾向及興趣度而提高創(chuàng)造性。
上述目的通過本發(fā)明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而實現,本發(fā)明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包括:數據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學員的數據;課程分類單元,用于對已設定的多個學習課程按學習領域和學習階段分別進行分類并存儲;學習匹配單元,用于從所述信息存儲單元接收學員的信息后,對與學員對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階段進行分析,并匹配通過所述課程分類單元分類的所述學習課程中的至少一個學習課程;評價結果計算單元,用于接收學員執(zhí)行通過所述學習匹配單元匹配的學習課程后的結果并進行評價,以生成或者修改評價數據,并且將所述評價數據輸入到所述數據存儲單元中。
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該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方法能夠恰當地匹配與學員的傾向及興趣相符的學習課程,從而激發(fā)學員興趣的同時提高效率。
此外,通過評價學員的學習結果,并且當學員為再訪問學員時,以感興趣的領域或者當前學習結果中的至少一個為基礎匹配學習課程,從而能夠更為恰當地匹配學習課程。
此外,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通過在科學、技術、工學、藝術及數學領域中,從符合學員興趣的領域到另一學習領域逐漸擴大學習領域,從而能夠提高在多種學習領域中獲得經驗的融合教育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的概念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涉及一種能夠考慮興趣度和學習結果,對學員提供最合適的教育內容,從而增加學習成就程度及再訪問次數的系統(tǒng)。
根據實施例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可全部為硬件,或者部分為硬件、部分為軟件。比如,用于將特定形式及內容的數據通過電子通信方式來接收和發(fā)送的裝置及其相關的軟件可統(tǒng)稱為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及該系統(tǒng)所包含的各單元(unit)。
本說明書中的術語“單元”意指硬件及通過該硬件來驅動的軟件的組合。例如,此處的硬件可為包括CPU或者其他處理器(processor)的數據處理設備。此外,通過硬件來驅動的軟件可以指執(zhí)行中的過程、對象(object)、執(zhí)行文件(executable)、執(zhí)行線程(thread of execution)及程序(program)等。
此外,在下面說明的實施例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所包含的各單元,并非意指必須在物理上區(qū)分的獨立的結構要素。
此外,構成本實施例的學習課程的匹配系統(tǒng)的各結構要素可為如智能手機(smartphone)的移動通信終端、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筆記本(notebook)電腦、電子記事簿(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板電腦(tablet)、用于互聯網協議電視機(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等的機頂盒(set-top box)或者其他任何計算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榮奎;劉萬善,未經柳榮奎;劉萬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317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