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打磨夾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74774.X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043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盛花;張壽椿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0 | 分類號: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輝,譚昉 |
| 地址: | 5107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磨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夾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龍頭的打磨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水龍頭的生產在鑄造外形和機加尺寸等方面存在成型偏差大、壁厚不勻稱、形位各異等問題,需對水龍頭進行打磨使其的壁厚均勻且符合設計的標準尺寸。
現有的水龍頭內漲式夾具(申請號:201110454457.6),其結構簡單緊湊,可將彈性漲套伸進水龍頭內孔內后均勻膨脹或回復到原始狀態,實現漲緊或松開內孔,即完成了對水龍頭的抓取或放置動作。該水龍頭內漲式夾具,包括氣缸以及頂針,頂針的一端與氣缸的輸出端連接,另一端上設有錐體,錐體上套有彈性漲套,彈性漲套可直接或間接安裝在氣缸上。然而這種內漲式夾具采用的大缸徑氣缸,氣缸輸出端與頂針連接。頂針錐體是動作端,對于機械手標定工件位置不方便。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標定水龍頭工件位置的打磨夾具。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打磨夾具,包括:
氣爪,其內部具有沿長度方向的中心孔,氣爪能沿中心孔的軸心旋轉,氣爪前部的外壁設有錐面;
與氣爪同步旋轉的頂桿,位于中心孔內并能通過驅動件的作用在中心孔內前后移動;
套于錐面的彈性漲套;
傳動件,分別固定連接頂桿和彈性漲套,頂桿通過傳動件帶動彈性漲套沿錐面前后滑移。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件包括拉銷,所述彈性漲套表面設有與拉銷兩端端部裝配的銷孔,所述頂桿上設有與拉銷中部裝配的裝配孔,所述氣爪表面設有連通中心孔的活動槽,所述活動槽沿氣爪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拉銷垂直活動槽并可前后移動地設置在活動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錐面包括靠近氣爪前端的前錐面以及位于前錐面后方的后錐面,所述前錐面與后錐面分隔并具有相同的傾斜方向,所述彈性漲套內壁分別設有與前錐面、后錐面配合的兩段內錐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爪尾部的內腔固定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連接頂桿,所述氣缸具有第一輸入口和第二輸入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爪尾部的外壁套接有外殼,所述外殼上設有第一氣嘴和第二氣嘴,所述第一氣嘴連通第一輸入口,所述第二氣嘴連通第二輸入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爪與外殼可轉動地密封連接,所述氣爪尾部的壁上設有第一導通入口和第二導通入口,所述第一導通入口通過設置在外殼內壁的第一環形導通槽連通第一氣嘴和第一輸入口,所述第二導通入口通過外殼內壁的第二環形導通槽連通第二氣嘴和第二輸入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的內壁設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對應在第一環形導通槽兩側并與氣爪外壁密封連接,所述第二密封件對應在第二環形導通槽兩側并與氣爪外壁密封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內壁沿長度方向設有四道環形槽,每道環形槽內裝設有旋轉密封,臨近并位于第一環形導通槽兩側的環形槽及旋轉密封構成第一密封件,臨近并位于第二環形導通槽兩側的環形槽及旋轉密封構成第二密封件。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氣爪的尾端端面接有連接座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的尾端端面接有連接法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傳動件帶動彈性漲套在氣爪錐面上的前后移動來實現夾緊工件,而氣爪只做旋轉而無需前后平移,從而氣爪能夠在橫向固定,當在外部用激光測距儀來測量工件位置時能夠更準確地標定工件位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打磨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打磨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打磨夾具的右視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圖3的B-B剖視圖;
圖6是彈性漲套的軸測示意圖;
圖7是彈性漲套的右視圖;
圖8是圖7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的打磨夾具,包括氣爪1、頂桿2、彈性漲套3和傳動件。
其中氣爪1為圓筒狀,其內部具有沿長度方向的中心孔11,中心孔11優選為通孔。氣爪1能在外部的作用下沿中心孔11的軸心旋轉,但是氣爪1在長度方向上是固定不動的。在氣爪1前部的外壁設有錐面,所述的錐面使得氣爪1在相應位置前端的外徑小于后端的外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477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真空鑷子及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高效節能泵表面打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