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發(fā)出提示信號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371844.6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81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薛良玉;鄭景珊;劉燕;閆俊;唐光亮;杜宏偉;徐文寧;曾慶偉;袁慧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9 | 分類號: | E21B47/0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靜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fā)出 提示 信號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發(fā)出提示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油井開采過程中,實時獲取示功圖采集設備采集到的地面示功圖數據中的最大載荷值和最小載荷值;
在以時間為橫坐標、載荷值為縱坐標的坐標系中,分別根據所述實時獲取的地面示功圖數據中的最大載荷值和最小載荷值,實時繪制最大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和最小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
如果所述最大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超過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或者所述最小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低于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則發(fā)出預設的提示信號,其中,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大于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所述油井在歷史預設數目次發(fā)生蠟卡事故前的預設時長內的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大載荷值和最小載荷值;
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大載荷值,計算最大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小載荷值,計算最小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大載荷值,計算最大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包括:
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載荷值大于或等于最大載荷理想值的最大載荷值,計算最大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所述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小載荷值,計算最小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包括:
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載荷值小于或等于最小載荷理想值的最小載荷值,計算最小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獲取所述油井的相關參數,其中,所述相關參數包括抽油桿直徑d、泵深h、沖程S、沖次N、泵徑D、動液面H、含水率F、抽油桿長度L、原油密度ρ0、抽油桿線重qr;
根據所述油井的相關參數,計算最大載荷理想值和最小載荷理想值;
根據所述最大載荷理想值和所述最小載荷理想值,確定結蠟基準線,并將所述結蠟基準線繪制在所述坐標系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所述最小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和所述結蠟基準線繪制在同一個圖版上。
5.一種發(fā)出提示信號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在油井開采過程中,實時獲取示功圖采集設備采集到的地面示功圖數據中的最大載荷值和最小載荷值;
繪制模塊,用于在以時間為橫坐標、載荷值為縱坐標的坐標系中,分別根據所述實時獲取的地面示功圖數據中的最大載荷值和最小載荷值,實時繪制最大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和最小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
提示模塊,用于如果所述最大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超過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或者所述最小載荷值的運行趨勢線低于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則發(fā)出預設的提示信號,其中,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大于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油井在歷史預設數目次發(fā)生蠟卡事故前的預設時長內的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大載荷值和最小載荷值;
第一計算模塊,用于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大載荷值,計算最大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最小載荷值,計算最小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計算模塊,用于:
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載荷值大于或等于最大載荷理想值的最大載荷值,計算最大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一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所述第一計算模塊,用于:
根據各地面示功圖中的載荷值小于或等于最小載荷理想值的最小載荷值,計算最小載荷平均值,作為所述第二預設載荷警戒線對應的載荷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184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海上油田老區(qū)新井加密布井方法
- 下一篇:壓力測試儀的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