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充氣輪胎在審
申請號: | 201610366360.2 | 申請日: | 2016-05-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3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發明(設計)人: | 崔一鎬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一鎬 |
主分類號: | B60C7/00 | 分類號: | B60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來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641 | 代理人: | 李柱天,洪玉姬 |
地址: | 韓國全羅北道完州郡伊西***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 ||
1.一種非充氣輪胎(100),包括:
外部圓筒部件(10),設置有輪胎胎面;
內部圓筒部件(20),與車輛的輪軸相連接;以及
多個輪輻部件,用于連接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與所述內部圓筒部件(20)之間,
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和所述內部圓筒部件(20)沿著車軸方向具有規定的寬度,所述非充氣輪胎(100)僅借助沿著圓周方向連接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與所述內部圓筒部件(20)之間的規定間隔的多個輪輻部件支撐接地負荷,所述非充氣輪胎的特征在于,
當從軸向的輪胎中心觀察時,設置于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與所述內部圓筒部件(20)之間的所述輪輻部件由內置有橢圓管(42)的圓筒管(40)或內置有拱形管(42-1)的拱形管相接觸而成,
形成于所述輪胎胎面的內周面及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的外徑面的凹凸部相嚙合來形成一體化的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以規定的圖案形成于所述輪胎胎面的內周面的納米突起(70)、突出部(50)及胎面槽部(60)與形成在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的外徑面的凹凸部相結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圓筒管(40)內部的橢圓管(42)或形成于所述拱形管(42-1)內部的拱形管的數量為1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以規定的圖案形成于所述外部圓筒部件(10)的外徑面的納米突起(70’)、胎面槽部(60’)及突出部(50’)與形成在所述輪胎胎面的內周面的凹凸部相結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內置有所述橢圓管(42)的圓筒管(40)或內置有所述拱形管(42-1)的拱形管形成為1層以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氣輪胎的胎面部使用選自由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組成的組中的1種以上,或額外添加陶瓷粒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充氣輪胎的胎體使用選自由聚氨酯、二烯類的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聚酯纖維、芳綸纖維、廢絲纖維、聚氨酯樹脂、熱塑性樹脂及碳纖維組成的組中的1種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一鎬,未經崔一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636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腳輪組件以及包括腳輪組件的輪椅
- 下一篇: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