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62442.X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35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旗;任春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A23F3/12;A23F3/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何為,袁穎華 |
| 地址: | 410128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不但擁有齊全的茶類,還擁有眾多的名、優、特種茶葉,茶葉既有各種優雅別致的名稱,還有千姿百態的外形,針形茶則為其中的一種。
針形茶因其茶葉外形似針狀而命名,安化松針則為典型的一種。安化松針的外形細直秀麗、狀似松針、白毫顯露、翠綠勻整,內質香氣濃郁、滋味甜醇、湯色清澈、葉庶嫩勻。現有安化松針的傳統采制方法如下:
1.采摘:采一芽一葉初展的幼嫩芽葉,嚴格做到“六不采”(不采蟲傷葉,不采紫色葉,不采雨水葉,不采露水葉,不采特粗壯葉,不采節間過于長大葉);同時,應特別注意防止芽葉的機械損傷,采后及時送往加工廠。
2.攤放:將采回的鮮葉攤放在篾盤內,使水分輕度散發,葉緣微卷,控制含水量在68-70%,以促進內含物的轉化,提高香味。
3.殺青:取鮮葉0.4kg,投入鍋溫130-150℃鍋內,兩手輕翻快炒,迅速破壞酶活性。當感到葉子燙手,并蒸發大量水分時,立即退火,將鍋溫降至100℃左右,約經3-4min,待鮮葉失去原有的鮮綠光澤,葉色暗綠,葉片莖梗柔軟,且有粘手感覺,青草氣散失,清香產生,減重25-27%為殺青適度。迅速出鍋散熱,薄攤2-3 min。
4.揉捻:將殺青葉置于光滑潔凈的揉板上,進行輕度揉捻3-4min,掌握輕一重一輕的原則,當揉捻葉已初步卷成條索,即為適度。
5.炒坯:炒坯目的在于蒸發水分,便于整形,鍋溫70-80℃,每鍋投葉0.75k9,手法均用抖炒,約經7-8 min,當葉片粘性大為降低,比初揉減重22-25%,即可出鍋攤涼130min左右,使茶葉水分含量分布均勻。
6.整形:是決定松針外形細、圓、緊、直的關鍵工序。其方法是將炒坯放在特制的揉盒內,盒下生火,保持55-60℃,兩手帶茶連掃帶滾,前后回轉推動,著力均勻,每搓揉5min解決一次,邊解決邊搭茶,使茶條理直,約經30-40min,待茶失去粘性,將揉盒移至灶外,充分解決,然后將揉盒重置灶上,盒溫35-40℃,改為搓揉手勢,將茶條理順擺直,截為兩節,分別在手中搓轉,約徑40min,含水量15%左右,條索細如松針,色澤翠綠,并呈白毫,即為適度。
7.干燥:將已整形的茶葉,均勻薄攤在揉盒內,溫度保持在35-40℃,時間30-40min,茶條色澤翠綠,白亮顯露,含水量5-6%,趁熱用皮紙包好,置于石灰缸中貯藏。
8.揀剔:在灰缸中貯藏2-3天后,取出揀剔,揀去扁片、碎末和彎曲散條,使成品茶整齊、美觀,再妥善包裝,以保持色、香、味。
上述加工方法不僅加工時間長,而且效率低,更何況現有針形茶加工技術僅是針對綠茶、銀針等,至今未見針形紅茶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在借鑒安化松針(綠茶)機械加工針形技術的基礎上,研制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以創制一款新型針形紅茶產品。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該方法步驟如下:
(1)原料采摘:參照安化松針傳統采摘標準,采摘一芽一葉初展的幼嫩芽鮮茶葉為原料;
(2)萎凋:將鮮茶葉均勻薄攤于萎凋簾內,于26-28℃、濕度80-85%下進行萎凋,至萎凋葉含水率為63-65%;
(3)揉捻:采用40型或45型揉捻機,以輕-中-輕的加壓方式將萎凋葉于24-26℃揉捻,至葉細胞破碎率為80-85%;其中,該揉捻時采用的輕-中-輕加壓方式為本領域內的常規技術;
(4)發酵:將揉捻葉攤放于發酵機內,于茶葉表面覆蓋濕毛巾(覆蓋濕毛巾起到保水作用,防止表面茶葉因失水而發酵不好),在34℃-36℃、濕度88-92%下發酵2.5-3.5h,至發酵葉呈現花香或果香味時停止發酵,將發酵葉迅速轉移至16-18℃環境中,繼續發酵50-70min;
(5)炒二青:采用茶葉理條機將發酵葉于100-120℃進行炒二青,當葉片減重30-35%時即可出鍋,然后攤涼18-22min;
(6)做形:將炒二青后的茶葉置入竹篾盤內,用兩手搓動茶葉,前后回轉推動,著力均勻,邊搓揉、邊解塊(解塊是將揉捻成團塊的茶葉解散分開),歷時10-15min;
(7)復炒:將做形后的茶葉再次投入茶葉理條機中,于90-100℃進行復炒,至葉含水量為12-15%;
(8)提香:將復炒后的茶葉均勻薄攤于茶葉提香機中,于80-90℃干燥提香,至茶葉含水量為5-6%,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農業大學,未經湖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244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