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62442.X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35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旗;任春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A23F3/12;A23F3/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何為,袁穎華 |
| 地址: | 410128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如下:
(1)原料采摘:以一芽一葉初展的幼嫩芽鮮茶葉為原料;
(2)萎凋:將鮮茶葉均勻薄攤于萎凋簾內,于26-28℃、濕度80-85%下進行萎凋,至萎凋葉含水率為63-65%;
(3)揉捻:采用40型或45型揉捻機,以輕-中-輕的加壓方式將萎凋葉于24-26℃揉捻,至葉細胞破碎率為80-85%;
(4)發酵:將揉捻葉攤放于發酵機內,于茶葉表面覆蓋濕毛巾,在34℃-36℃、濕度88-92%下發酵2.5-3.5h,至發酵葉呈現花香或果香味時,將發酵葉迅速轉移至16-18℃環境中,繼續發酵50-70min;
(5)炒二青:采用茶葉理條機將發酵葉于100-120℃進行炒二青,至葉片減重30-35%,然后攤涼18-22min;
(6)做形:將炒二青后的茶葉置入竹篾盤內,用兩手搓動茶葉,前后回轉推動,著力均勻,邊搓揉、邊解塊,歷時10-15min;
(7)復炒:將做形后的茶葉再次投入茶葉理條機中,于90-100℃進行復炒,至茶葉含水量為12-15%;
(8)提香:將復炒后的茶葉均勻薄攤于茶葉提香機中,于80-90℃干燥提香,至茶葉含水量為5-6%,即可,所得紅茶產品具有安化松針外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萎凋時的薄攤量為1-1.5kg/m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發酵機內的攤放葉厚度為8-10c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炒二青時的投葉量為100-120g/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復炒時的投葉量為120-150g/槽。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形紅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中茶葉提香機中的茶葉薄攤厚度為1-2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農業大學,未經湖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244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