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59047.6 | 申請日: | 2016-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6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博;王俊芳;魏偉;謝麟;何勇;王吉勤;吳寒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9/00 | 分類號: | F27B9/00;F27B9/30;F27D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31216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燒結 生產線 軌道 裝置 安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裝置安裝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越南臺塑燒結工程中,500m2燒結機設備主要由鋪底料裝置、原料給料裝置、九輥布料裝置、頭部星輪、柔性傳動裝置、一二號灰箱、燒結機骨架、軌道裝置、臺車、吸風裝置、大煙道、機下灰斗、尾部移動裝置、導料箱、頭尾密封裝置、尾部密封罩、粘結礦清掃裝置等組成,總重4672t。
燒結機的工作過程:經過配料并混勻制粒的混合料由圓輥給料機及九輥布料器均勻的鋪在臺車上,通過驅動裝置使頭部星輪旋轉而推動臺車向尾部方向移動。當臺車運行至點火器下部時,臺車上的混合料中的焦粉被點燃,在抽風的條件下,混合料從表面垂直向下燃燒。當臺車運行至機尾時,燒結過程即告完成。尾部星輪的旋轉使臺車上的燒結餅卸下,然后空車從下部軌道返回頭部,重新開始鋪料-點火-燒結-卸礦這一作業循環,從而連續不斷地生產出燒結餅。而已知的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中順著生產線從頭部彎道、中部水平軌道和尾部彎道的自然順序安裝,最終造成各段落軌道之間的誤差積累導致燒結機總體安裝精度不高,甚至局部推倒重裝的困境。
因此已知的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存在著上述種種不便和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全面規劃、全盤統籌、可操作性強的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方法,軌道裝置分為頭部彎道、尾部彎道和中部水平軌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軌道裝置安裝前的驗收
頭部彎道、尾部彎道和中部水平軌道安裝前均需要驗收,驗收包括軌道的外觀和尺寸檢查;
b、頭部彎道安裝
頭部彎道安裝是在頭部星輪找正定位后和頭部上骨架組裝前進行;頭部彎道安裝確保:頭部內外彎道側面到星輪齒板的間距,用直尺測量,目標值為75mm,允許值為75+2mm;星輪齒板齒根到的內彎道面的第1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23±1.0mm;星輪齒板齒根到的內彎道面的第2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21.5±1.0mm;星輪齒板齒根到的內彎道面的第3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43±1.0mm;兩側彎道的第1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362±1.0mm;兩側彎道的第2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366.5±1.0mm;兩側彎道的第3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370±1.0mm;兩側彎道的第4段間距,用直尺測量,允許值為6255±1.0mm;彎道進口、彎道出口位置,用水準儀測量,允許值為±1mm;兩側彎道對應點的高度差,用水準儀測量,允許值為≤±1.0mm;
c、中部水平軌道安裝
中部水平軌道安裝分上、下水平軌道兩個部分,水平軌道下面的的墊梁能在中部骨架安裝時吊裝就位,待中部骨架安裝妥當后進行精校,用墊梁底部的墊片組調整到設計規定的高度,并使墊梁接頭處保持同一水平,用直尺或水平尺測量,墊梁接頭處的高低差應≤0.5mm;
d、中部水平軌道的標高是用墊梁下面的墊片組進行調整,標高差控制在±0.5mm;
e、尾部彎道的安裝
尾部彎道的安裝與步驟b中的頭部彎道安裝要求相同;
f、軌道標高調好后,使用專用測量工具調整軌道的軌距;
g、水平軌道和墊梁安裝時,要檢查預留的伸縮間隙和伸縮縫的長孔方向及連接螺栓的準確位置。
本發明的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方法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驗收過程中若發現外觀和尺寸的問題,應當在軌道裝置吊裝前予以糾正。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部水平軌道的尾段水平軌道的標高是逐漸上揚設置。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專用測量工具為角鋼制作的長度測量桿。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全面規劃、全盤統籌、可操作性強;
2、燒結機生產線軌道裝置安裝精度高,各步驟銜接、協調順暢;
3、提高安裝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頭部彎道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頭部彎道安裝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墊梁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尾部水平軌道高度調整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五冶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90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棕墊生產加工的自動烘箱設備
- 下一篇:浮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