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Z字型折彎極耳的電池與Z字型極耳折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49308.6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5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小春;范方才;張托盈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市隆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533 | 分類號: | H01M50/533;B21D11/10;H01M10/04;H01M6/00;H01M50/531;H01M50/147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 地址: | 516007 廣東省惠州市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字型 折彎 電池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Z字型折彎極耳的電池。包括電池蓋板組件、電芯和折彎極耳,所述折彎極耳包括與所述電池蓋板組件連接的第一折彎段、與電芯的端面連接的第二折彎段、以及連接第一折彎段和第二折彎段的中間折彎段,所述第一折彎段、中間折彎段和第二折彎段連接形成Z字型,其中,當所述中間折彎段在所述電池蓋板組件的端面上形成垂直投影時,所述垂直投影不超出所述電池蓋板組件的端面。還涉及一種Z字型極耳折彎裝置,包括第一折彎機構和第二折彎機構,折彎后的極耳能確保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Z字型極耳折彎裝置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殼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Z字型折彎極耳的電池與Z字型極耳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鋁殼電池生產過程中,電芯裝入電池外殼之前,必須對極耳進行折彎,一般的,極耳采用手工折彎,折彎成S型或其它形狀,但這種形狀的折彎極耳容易超出電池蓋板組件的兩側,在搬運過程中,折彎極耳穩定性不夠,容易產生晃動,導致接觸電池外殼,從而引起短路,影響電池的壽命。同時,采用手工操作對極耳進行折彎,但是手工生產天然存在生產效率和標準化程度低,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的缺陷。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組裝方便、避免短路的帶Z字型折彎極耳的電池以及彎折該極耳的Z字型極耳折彎裝置。
一種帶Z字型折彎極耳的電池,包括:
電池蓋板組件、電芯和折彎極耳,所述折彎極耳包括與所述電池蓋板組件連接的第一折彎段、與電芯的端面連接的第二折彎段、以及連接第一折彎段和第二折彎段的中間折彎段,所述第一折彎段、中間折彎段和第二折彎段連接形成Z字型,其中,當所述中間折彎段在所述電池蓋板組件的端面上形成垂直投影時,所述垂直投影不超出所述電池蓋板組件的端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彎段與所述中間折彎段的夾角為A,所述第二折彎段與所述中間折彎段的夾角為B,其中,20°≤A≤90°;20°≤B≤9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彎段與所述電池蓋板組件端面的夾角為C,所述第二折彎段與所述電芯端面的夾角為D,其中0°≤C≤20°;0°≤D≤20°。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彎段、中間折彎段和第二折彎段的長度相等。
一種Z字型極耳折彎裝置,包括對極耳形成一道折痕的第一折彎機構、以及對極耳形成另一道折痕的第二折彎機構;所述第一折彎機構包括位于極耳上方的上頂叉、以及位于所述極耳下方的頂推件;所述第二折彎機構包括位于極耳上方的上固定件、位于所述極耳下方并與所述上固定件對應的下固定件、以及位于所述極耳下方并與所述下固定件保持設定距離的下頂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彎機構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頂部安裝有第一滑臺氣缸,所述第一滑臺氣缸與水平面存在一定夾角,所述上頂叉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臺氣缸上的滑臺上;所述頂推件包括托起桿、以及設置在所述托起桿旁側的壓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頂叉包括安裝在所述第一滑臺氣缸上的主體部、以及與所述主體部一體成型并與所述極耳相對應的兩個尖銳部,所述尖銳部與所述主體部之間存在一定夾角。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彎機構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底部安裝有第二滑臺氣缸,所述第二滑臺氣缸與水平面垂直,所述下頂叉固定在所述第二滑臺氣缸上的滑臺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下頂叉包括與所述第二滑臺氣缸連接的安裝部,以及與所述安裝部一體成型的V型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均為U型頂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市隆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市隆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93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