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車庫用沉井的建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45262.0 | 申請日: | 2016-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132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蘭;郝剛;王濤;金寶林;李仁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東合南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崔立青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車庫 沉井 建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地下車庫的建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下車庫用沉井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土地日趨緊缺,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開拓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國內許多城市逐步興起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熱潮。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具有緩解交通擁擠、減少城市大氣污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方便城市人們生活的作用。大中城市交通難、行路難、停車難的問題較為普遍且日益嚴重。城市地下停車場可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的問題,但需要利用的地下深度越來越深,基坑深度一般需要達到15m~30m,甚至更深。
在深基坑圍護時,常用的方法是混凝土攪拌樁與多道支撐組合或者地下連續墻與多支撐組合,這些組合具有強度高、形狀易控制、質量可靠等優點,在深基坑圍護工程中大量應用。但其缺點同樣明顯:施工時間長、養護慢、費用高,如果建設工程對建設周期及造價要求嚴格,則矛盾無法協調。
沉井是修筑深基礎和地下構筑物的一種施工工藝。施工時先在地面或基坑內制作開口的鋼筋混凝土井身,待其達到規定強度后,在井身內部分層挖土運出,隨著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藉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協助下克服與土壁間的摩阻力和刃腳反力,不斷下沉,直至設計標高就位,然后進行封底。沉井的施工技術得益于我國基礎設施的的大力投入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沉井基礎廣泛應用于橋墩基礎、城市給排水設備的泵房、地下廠房、鋼雙壁套箱、煤礦豎井、地鐵盾構始發井等領域,現有沉井技術已能夠實現200m的深度,面積可達到3500m2,例如江陰長江大橋北錨定沉井。施工方法也從傳統的筑島下沉和浮運就位發展到利用原結構懸吊制作下沉,例如南昌八一大橋老橋加固和柳州大橋二號水中墩。廣闊的工程實踐領域為沉井設計與施工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成為了沉井技術應用的又一方向。目前沉井的施工技術已應用與地下停車庫的建設中,但沉井停車庫的建造方法仍以現澆施工為主,現澆施工需要較大的施工區域,但是進行地下停車庫改造的區域一般車流較為密集,停車需求強烈,這使施工期間,與該區域的交通、人流造成比較多的矛盾。沉井的現澆施工作業期間,噪音、粉塵污染較為嚴重,施工周期長,給周圍居民帶來生活不便。現澆施工由于所有的施工設施都需要重新建立,重復利用率較低,建造成本居高不下。
裝配式沉井延續了沉井可在場地狹窄空間施工較深的地下工程,且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的特點,同時克服了現澆沉井施工周期長、對周圍環境影響大等不足。但目前裝配式沉井的應用實例較少、沉井尺寸較小,仍然主要應用在各類泵房等小尺寸地下結構中。地下停車一般需要15~20m的中等尺寸才能有效發揮緩解停車難的作用。
目前,技術人員仍在對沉井的技術進行改進,例如申請號為201110069982.6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后澆帶型裝配式沉井的建造方法。該方法中沉井呈矩形,由斷面為U字型和一字型的預制井片拼接而成。U字型井片兩側懸臂不等長,水平向U字型井片按兩側懸臂端長度反對稱拼接,豎向相鄰U字型井片按懸臂端尺寸錯位拼接。各井片豎向和水平向均通過預應力鋼筋連接。豎向預應力鋼筋在結構橫向接縫處通過連接器連接。在橫向拼接縫兩側的預制井片斷面上設置后澆帶,采用匹配預制法施工。該建造方法主要通過后澆帶和預應力筋拼裝沉井,施工工序較為復雜,預應力筋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工程成本,采用后澆帶對預制井片進行連接,增加了施工的靈活性,但也增加了沉井建造的復雜性,延長了施工周期。而且由于在該申請中所制作的沉井內部無框架結構,無法用于大中型沉井的施工中,僅實用于小型的頂管工作井的建造。
申請號為201010253307.4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裝配式方筒形多層混凝土地下車庫及制作方法。該方法用于建造一種裝配式多層混凝土地下車庫,地下車庫除底板與設備基礎采用現澆混凝土外,其余全部由各種混凝土預制構件用無粘結預應力筋和錨具組合、裝配、緊固而成。建造時采用沉井的方法,各部分裝配過程無焊接和螺栓連接,全部采用預應力筋連接。該方法預應力筋的用量極大,成本較高,且主體結構后期維護較為困難,隨時間的推移,預應力筋的失效將導致沉井的維護成本急劇增加;該申請中所建造的車庫未能很好實現防水性能,在該申請中各個混凝土預制構件僅通過預應力筋與錨具進行緊固連接,未見有效防水措施,后期地下結構在使用中將遇到諸多滲水、返潮問題。另外,由于預應力筋具有隨時間的延長而松弛的特性,這必增加地下結構的后期養護工作。
總體來說,目前在沉井的建造過程中,還存在著施工過程復雜、建造成本較高等諸多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東合南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東合南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52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棚鉆機反轉提鉆沖擊調節裝置
- 下一篇:預應力孔道接力注漿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