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撓性機構及含有該撓性機構的龍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22056.8 | 申請日: | 2016-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85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何長政;陳宜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01 | 分類號: | B23Q1/01;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趙郁軍;程鳳儒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構 含有 龍門 裝置 | ||
1.一種龍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座,具有一座身、兩立柱、兩導槽及兩驅動件,其中,該兩立柱分別固設于該座身上側座面的兩端上;該兩導槽彼此平行地分設于該座身的上側座面上;以及該兩驅動件分別設于該立柱頂端;
一梁,具有兩滑接件及一梁身,其中,各滑接件分別滑設于各導槽中,并分別連接各驅動件,以沿一第一軸向進行往復位移;該梁身位于該座身上方而介于該兩滑接件之間;以及
一第一撓性機構,具有一第一結合件、一第二結合件、一第一可撓件及一第二可撓件,其中,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可彼此相對位移地分設于該梁上;該第一可撓件位于第一軸向上而橋接于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間;該第二可撓件位于非該第一軸向上而橋設于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之間,據此,當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受該梁的帶動而產生相對運動時,即令該第一可撓件產生變形;
其特征在于:
該第一可撓件的剛性大于該第二可撓件的剛性,用以提高該第一可撓件于該第一軸向上的抗變形能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龍門裝置,還包含有一第二撓性機構,與該第一撓性機構分設于所述梁的兩端,該第二撓性機構具有一第三結合件、一第四結合件、一第三可撓件及一第四可撓件,其中,該第三結合件與該第四結合件可彼此相對位移地分設于所述梁上;該第三可撓件位于所述第一軸向上而橋接于該第三結合件與該第四結合件間;該第四可撓件位于非所述第一軸向上而橋設于該第三結合件與該第四結合件之間,據此,當該第三結合件與該第四結合件受所述梁的帶動而產生相對運動時,即令該第三可撓件產生變形;
其特征在于:
該第三可撓件的剛性大于該第四可撓件的剛性,用以提高該第三可撓件于所述第一軸向上的抗變形能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龍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件及第三結合件分別固設于所述梁身兩端,所述第二結合件及第四結合件分別貼設于各滑接件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龍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撓性機構的所述第一結合件與第二結合件彼此間還可于一第二軸向上相對位移;所述第二撓性機構的所述第三結合件與第四結合件彼此間還可于一第二軸向上相對位移;所述第一撓性機構在位于該第二軸向上的對應第二可撓件與該第二撓性機構在位于該第二軸向上的對應第四可撓件,彼此的剛性不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龍門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結合件具有一開口端,所述第二結合件位于所述第一結合件的開口端中,并使所述第一可撓件及第二可撓件介于所述第一結合件的開口端內與所述第二結合件間;以及
所述第三結合件具有一開口端,所述第四結合件位于所述第三結合件的開口端中,并使所述第三可撓件及第四可撓件介于所述第三結合件的開口端內與該第四結合件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2205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打磨式輪轂端面鉆孔結構
- 下一篇:被加工物保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