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縫紉機的抬壓腳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97959.5 | 申請日: | 2016-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62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甘海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眾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29/02 | 分類號: | D05B29/02;D05B69/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蘆寧寧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紉機 抬壓腳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縫紉機在工作過程中,縫紉機的主控制器實時檢測縫紉機是否為停止縫紉狀態,如果是則進行步驟2),如果否則繼續檢測;2)通過壓腳高度檢測裝置反饋的壓腳高度判斷壓腳下方是否有布料;若判斷為是則進行步驟3),若判斷為否則完成全抬壓腳;3)獲取踏板當前狀態,判斷踏板當前狀態與所述主控制器內的踏板預存狀態是否一致,所述踏板預存狀態作為啟動壓腳進行半抬的信號;判斷若是則完成半抬壓腳,判斷若否則完成全抬壓腳。本發明提高了抬壓腳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縫紉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縫紉機的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同時對服裝工藝和縫制工作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工人操作縫紉機的工作效率。對于平縫機由于縫制的時候經常需要對縫料進行L形拐角處的縫紉,也就是縫紉到邊緣時需要執行抬起壓腳,轉動縫料90°(具體角度根據不同縫料而定),再放下壓腳繼續縫紉的工序。這個工序對于人工膝靠式的縫紉機比較有優勢,可以人為推壓膝靠控制壓腳略微抬起,然后調整縫料的位置,并快速放下壓腳;而對于電動抬壓腳的機器,特別是利用電磁鐵電動抬壓腳的機器,每次壓腳抬起時必須使壓腳完全抬起到機械預定的高度,工人轉動縫料后,再放下壓腳。此兩種模式中間耗時差異較大。
中國專利201310113929.0公開一種縫紉機的內置式自動抬壓腳機構,包括以下部件:機殼,所述機殼包括一個立柱部,立柱部內設有一空腔;直線驅動器固定安裝在所述空腔內,直線驅動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線往復運動的牽引桿;后杠桿的后銷孔與牽引桿的端部相鉸接,第一前銷孔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上,后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大于第二前銷孔到第一前銷孔的距離;前杠桿包括三個銷孔,第一銷孔通過銷軸可轉動地連接在機殼上;第二銷孔與壓腳升降板相鉸接;拉桿的后端與后杠桿的第二前銷孔相鉸接,拉桿的前端與前杠桿的第三銷孔相鉸接。本專利公開的縫紉機為電動抬壓腳,其利用電磁鐵電動抬壓腳,每次壓腳抬起時必須使壓腳完全抬起到機械預定的高度,工人轉動縫料后,再放下壓腳。
因此,需要一種提高抬壓腳效率的抬壓腳控制方法。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控制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縫紉機抬壓腳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縫紉機的抬壓腳控制方法,所述抬壓腳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縫紉機在工作過程中,縫紉機的主控制器實時檢測縫紉機是否為停止縫紉狀態,如果是則進行步驟2),如果否則繼續檢測;
2)通過壓腳高度檢測裝置反饋的壓腳高度判斷壓腳下方是否有布料;若判斷為是則進行步驟3),若判斷為否則完成全抬壓腳;
3)獲取踏板當前狀態,判斷踏板當前狀態與所述主控制器內的踏板預存狀態是否一致,所述踏板預存狀態作為啟動壓腳進行半抬的信號;判斷若是則完成半抬壓腳,判斷若否則完成全抬壓腳。
優選的,所述踏板預存狀態為:踏板半反踏、踏板全反踏或者踏板中立不動。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完成半抬壓腳的具體過程為:所述踏板當前狀態與所述踏板預存狀態相同時,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減小完成抬壓腳的驅動力,并且實時將所述壓腳高度檢測裝置反饋的壓腳高度與預設的半抬時壓腳高度進行比較,直至壓腳高度檢測裝置反饋的壓腳高度與預設的半抬時壓腳高度相等,停止抬壓腳動作,至此完成半抬壓腳。
優選的,所述完成抬壓腳的驅動力由電磁鐵產生,通過電磁鐵驅動電路的脈沖信號寬度變化來控制抬壓腳驅動力的大小變化。
優選的,所述抬壓腳驅動力大小變化的控制過程為:所述電磁鐵驅動電路的脈沖信號為矩形脈沖,矩形脈沖的頂部持續時間的長短與抬壓腳驅動力大小相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眾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眾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979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