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8063.0 | 申請日: | 2016-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17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侯春景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春景 |
| 主分類號: | F02B53/08 | 分類號: | F02B5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006 安徽省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門桿 燃燒腔室 輸入軸 電磁線圈 離合單元 從動軸 轉輪式發動機 進氣機構 輸入輪 正時輪 桿端 缸體 轉輪 配合 供氣結構 進氣管 排氣管 正時帶 轉軸軸 伸縮 節油 進氣 鐵塊 軸端 供氣 通電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包括缸體內設置的轉輪,缸體上設置燃燒腔室和排氣管,燃燒腔室上還設置有進氣管,轉輪的轉軸軸端設置有正時輪,正時輪通過正時帶與輸入輪連接,輸入輪與輸入軸連接,輸入軸上設置有第一凸輪,第一凸輪與氣門桿的桿端構成抵靠配合,氣門桿與燃燒腔室構成開啟或關閉配合,輸入軸的軸端通過離合單元與從動軸連接,第一凸輪設置在從動軸上,氣門桿上設置有第一電磁線圈,位于氣門桿的桿端前方設置有與第一電磁線圈配合的第一鐵塊,離合單元的分離對應從動軸與輸入軸的分離,離合單元的分離對應第一電磁線圈的通電。該種供氣結構可根據需要切換向燃燒腔室供氣的方式,可準確的調節氣門桿的伸縮,達到精確進氣的目的,從而達到節油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發動機大多是活塞式發動機,也有一部分發動機為轉子發動機?;钊桨l動機燃燒室和空氣壓縮過程都在一個氣缸體內進行,在氣缸體內設置有火花塞、進、排氣門以及噴油嘴,噴油嘴噴出油液后,火花塞點燃壓縮油氣,使得氣缸體內產生瞬間爆炸,從而推動活塞做工,做功燃燒后,廢氣要活塞推出去,由于氣缸體截面積有限,進氣門和排氣門地氣缸體上很擁擠,影響進氣和排氣效果等?,F在發動機速度越來越快,以速度換扭力,轉動的部件又多,曲軸、連桿、活塞、活塞環,進氣閥門,排氣閥門,這樣磨損也就越大。在相同的轉數下,曲柄半徑越長,發動機的扭力就越大,然而曲柄半徑長度和連桿是有一定的比例,它們相互制約著。當活塞在做功運動時,曲柄最大的做功度數是180度,曲柄最佳做功度數大概90度多些,即連桿和曲柄形成直角前后45度多。當活塞到達頂部時,無論活塞里還有多少能量,都要強行排走,這樣浪費能量。有的發動機出于其它考慮把排氣門提前打開,這樣浪費更多能量。發動機都有個最佳轉速,超過和低于這個速度都會降低發動機的效能,即速度越快效能反而會低。為了提高效能,把發動機的點火點,根據轉速來提前或推遲,提前過早或過遲都會影響效能,有暴震出現。而現有轉子發動機內部熱度高,磨損更快,油耗更大,難維修。為此申請人提出一種轉輪式發動機,轉輪式發動機的缸體內設置有轉輪,缸體上設置燃燒腔室和排氣管,燃燒腔室腔室內設置噴油單元和點火單元,燃燒腔室上還設置有進氣管,進氣管與燃燒腔室連通且內通入有壓縮氣體,轉輪整體呈圓柱狀,轉輪的外壁面設置有多個葉片,葉片呈條板狀且長度方向沿著轉輪的軸長方向布置,相鄰葉片之間圍合的腔室構成推動轉輪轉動的氣體腔室,氣體腔室與燃燒腔室連通,轉輪的外輪緣與缸體構成密封配合。上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轉動部件少、磨損少,而且轉輪速度更快,其中轉輪的輸出轉軸半徑可以做到更長,因此扭力更大。然而上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燃燒腔室內的每進一次高壓空氣,發動機就做工一次,而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大多采用凸輪與氣門桿配合的方式實現氣門桿的開啟與關閉,凸輪軸與發動機的正時帶輪系統連接,從而實現發動氣門桿的連續進氣,上述機械方式雖然可以實現氣門桿的進氣,但是應用在本轉輪式發動機當中時,轉輪沒轉一次,氣門桿就打開一次,因此,對應的轉輪式發動機的油耗相對較高,燃油經濟性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可實現對發動機氣門桿的開啟及關閉的控制,減少發動機的油耗。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包括發動機缸體,所述缸體內設置有轉輪,缸體上設置燃燒腔室和排氣管,燃燒腔室腔室內設置噴油單元和點火單元,燃燒腔室上還設置有進氣管,進氣管與燃燒腔室連通且內通入有壓縮氣體,所述轉輪上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軸端設置有正時輪,所述正時輪通過正時帶與輸入輪連接,所述輸入軸的軸端通過離合單元與從動軸連接,所述從動軸上設置有第一凸輪,所述第一凸輪與氣門桿的桿端構成抵靠配合,氣門桿與燃燒腔室構成開啟或關閉配合,所述氣門桿上設置有第一電磁線圈,位于氣門桿的桿端前方設置有與第一電磁線圈配合的第一鐵塊,所述離合單元的分離對應從動軸與輸入軸的分離,離合單元的分離對應第一電磁線圈的通電。
本發明還存在以下技術特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春景,未經侯春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80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