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88063.0 | 申請日: | 2016-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17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侯春景 | 申請(專利權)人: | 侯春景 |
| 主分類號: | F02B53/08 | 分類號: | F02B5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006 安徽省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門桿 燃燒腔室 輸入軸 電磁線圈 離合單元 從動軸 轉輪式發動機 進氣機構 輸入輪 正時輪 桿端 缸體 轉輪 配合 供氣結構 進氣管 排氣管 正時帶 轉軸軸 伸縮 節油 進氣 鐵塊 軸端 供氣 通電 | ||
1.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缸體(10),所述缸體(10)內設置有轉輪(20),缸體(10)上設置燃燒腔室(11)和排氣管(12),燃燒腔室(11)內設置噴油單元和點火單元,燃燒腔室(11)上還設置有進氣管(111),進氣管(111)與燃燒腔室(11)連通且內通入有壓縮氣體,所述轉輪(20)上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軸端設置有正時輪(24),所述正時輪(24)通過正時帶(25)與輸入輪(26)連接,所述輸入輪(26)與輸入軸(40)連接,所述輸入軸(40)的軸端通過離合單元與從動軸(50)連接,所述從動軸(50)上設置有第一凸輪(41),所述第一凸輪(41)與氣門桿(42)的桿端構成抵靠配合,氣門桿(42)與燃燒腔室(11)構成開啟或關閉配合,所述氣門桿(42)上設置有第一電磁線圈(421),位于氣門桿(42)的桿端前方設置有與第一電磁線圈(421)配合的第一鐵塊(44),所述離合單元的分離對應從動軸(50)與輸入軸(40)的分離,離合單元的分離對應第一電磁線圈(421)的通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門桿(42)的桿身位于進氣管(111)內,氣門桿(42)上設置有第一彈簧(43),第一彈簧(43)的一端與氣門桿(42)抵靠、另一端與進氣管(111)管端的蓋板抵靠,所述噴油單元和點火單元分別為噴油嘴和火花塞且分別設置在燃燒腔室(1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軸(40)上還設置有第二凸輪(45),第二凸輪(45)與觸控計速器(47)抵靠或分離,觸控計速器(47)與控制單元連接,控制單元用于控制第一電磁線圈(421)的通電與斷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離合單元包括設置在輸入軸(40)軸端的第一離合盤(46),所述從動軸(50)的一端軸桿設置成方軸段且與第一離合盤(46)上的方孔構成插接配合,從動軸(50)的軸端設置有第二離合盤(51),所述第二離合盤(51)與第一離合盤(46)的盤面抵靠,第一、第二離合盤(46、51)相互配合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凸面(461、511),第一、第二凸面(461、511)分別沿著第一、第二離合盤(46、51)周向及軸向順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離合盤(46)上還轉動式設置有鎖板(462),所述鎖板(462)的一端與拉伸彈簧(463)的一端連接,拉伸彈簧(463)的另一端與第一離合盤(46)連接,鎖板(462)的另一端設置有缺口與第二離合盤(51)上設置的鎖柱(512)抵靠或分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50)上還設置有驅動從動軸(50)軸線移動且方軸段與第一離合盤(46)的方孔分離的分離單元。
7.根據權利要求6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單元包括設置在缸體(10)上的第二電磁線圈(52),所述第二電磁線圈(52)配合有第二鐵塊(53),第二鐵塊(53)上延伸設置有分離桿(54),所述分離桿(54)與缸體(10)上設置的架體(13)構成導向配合,分離桿(54)的桿端設置有拉鉤(541)與第二離合盤(51)上設置的環形槽(513)配合,分離桿(54)的桿身上設置有第二彈簧(55),第二彈簧(55)的一端與架體(13)一端抵靠。
8.根據權利要求7轉輪式發動機的進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50)上還設置有定位塊(56),定位塊(56)上設置有缺口,第二鐵塊(53)與定位塊(56)上的缺口構成卡接或分離,第二鐵塊(53)與定位塊(56)上的缺口構成卡接配合時,所述的第一凸輪(41)與氣門桿(42)分離,所述從動軸(50)上還設置有第三彈簧(57),所述第三彈簧(57)一端與架體(13)抵靠,第三彈簧(57)的另一端與第二離合盤(51)抵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侯春景,未經侯春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8806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