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苗菜自動種植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76820.2 | 申請日: | 2016-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40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林銘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強靂日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B49/04;A01B49/06;A01D45/00 |
| 代理公司: | 江蘇樓沈律師事務所 32254 | 代理人: | 黃蘇豫 |
| 地址: | 221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苗 自動 種植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苗菜自動種植裝置及系統,屬于農業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架體、種植單元和行車裝置;其中,架體包括主體和行車停留架,在架體的上部內側設有行車導軌;其中,種植單元包括培養基質、容器和支撐板;培養基質置于容器內,支撐板架設于架體底部之上,位于容器下部;其中,行車裝置包括自動播種裝置、自動灑水施肥裝置和自動收割裝置。本發明苗菜自動種植裝置及系統,實現苗菜種植的播種、灑水施肥和收割自動一體化模式,從而實現苗菜的自動化種植。而且,對于行車裝置的優化合理設計,能夠直接提供種植各個過程中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還有效縮短了種植周期,增加了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苗菜自動種植裝置及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苗菜自動化播種、灑水施肥和自動收割采集的裝置,以及由該裝置組成的規模種植系統。
背景技術
苗菜具有種植潔凈、營養豐富和生長周期較短的特點,廣受人們的青睞。隨著人們對苗菜營養價值的不斷關注,苗菜的不同類型及不同種植方式取得了較為廣泛的發展。
目前,在苗菜種植領域,已經呈現出較大規模的種植趨勢,大規模種植除了可控環境因素必須予以考慮之外,另外最為重要的是兩個方面:種植的規模和人力成本。
為提高產量,種植的規模需要不斷擴大,在有效的種植面積內提供產量的難度是較大的,這是因為苗菜種植技術相對穩定,提高產量一般意味著必須增加有效種植面積,而增加有效種植面積,則意味著需要擴大種植場地。
人力成本也是規模化種植的限制因素,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力成本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因此,大規模生產中必須慎重考慮人力成本。現今,苗菜的種植,僅靠人力已經不能滿足大規模的生產,規模種植還是需要依靠一定的自動化機械設備,以降低人力成本,縮短種植周期。
結合以上兩點,現在苗菜種植的規模化種植就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擴大種植場地的擴大,一方面增加了環境因素控制的難度,而且,用地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場地擴大,對自動化機械的設計和運行也是不小的要求。
第二,通過層疊的方式,合理利用空間,苗菜種植采用多層結構,這個目前也得到相應發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方面,是苗菜層疊之后,對于人力的要求提高,多層結構不便于管理,需要增加人力;而且簡單的多層結構并不便于統一操作,還是需要人力解決播種和收割的問題,對人力的要求非常之高,大規模機械化難以實現。
如何在提高種植場地空間利用率的基礎之上,做到自動機械化,進一步縮短種植周期,降低人力成本是苗菜規模種植面臨的核心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苗菜規模種植中自動一體化的技術問題,克服苗菜種植不能實現自動播種、灑水施肥和自動收割的缺陷,提供一種苗菜自動種植裝置及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苗菜自動種植裝置,包括:架體、種植設備和行車裝置;
其中,架體為框架結構,可以為方形框架、扇形框架或環形框架,在架體內設置行車導軌,用于行車通過,方形框架或扇形框架,在架體兩端設有行車停留架,用于停留行車裝置;環形框架可以其中一處設置行車停留架;
其中,種植設備設于架體內底部,包括容器、培養基質和墊板,其中培養基質置于容器內,墊板鋪設于架體底部,在墊板之上放置容器,種植設備構成苗菜種植區;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容器為網袋,其孔徑根據培養基質的選擇而已,具有透氣和濾水的作用;墊板作用于支撐網袋,避免變形或直接與架體底面接觸。
其中,行車裝置包括自動播種行車、自動灑水施肥行車和自動收割行車;行車裝置在苗菜種植區上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強靂日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強靂日常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768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