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4679.8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7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蔣書運;徐春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C32/06 | 分類號: | F16C32/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吳旭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饋 節流 靜壓 球形 推力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屬于推力軸承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的廣泛采用小孔節流、毛細管節流以及小孔和自反饋相結合的節流方式。對小孔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由于小孔節流器內徑通常小于0.3毫米,因此制造難度大、制造成本高,且由于內徑較小,容易發生堵塞。對于毛細管節流器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由于毛細管節流器通常較長,附件大而復雜,導致制造成本高。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出一種帶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省去了節流器結構。
技術方案:一種帶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包括轉子、上軸承座、下軸承座、球形軸承,所述球形軸承位于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連接形成的腔體內,所述轉子連接球形軸承;
沿所述球形軸承的表面,在上半部分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環狀上進油槽、環狀上自反饋油槽、環狀上回油槽、上靜壓腔,在下半部分從下向上依次設置環狀下進油槽、環狀下自反饋油槽、環狀下回油槽、下靜壓腔,在球形軸承的水平圓周面上設有環狀軸承回油槽;在所述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的連接處設有與腔體連通的環狀軸承座回油槽,在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的連接面上設有若干個連接所述環狀軸承座回油槽的油孔;
在所述轉子的中心設有從上而下并連通到球形軸承內部的總進油孔,在所述球形軸承內部設有上進油孔、上自反饋通路、上回油通路、下進油孔、下自反饋通路、下回油通路;其中,所述環狀上進油槽通過上進油孔與總進油孔位于球形軸承的球心處位置相連通,環狀下進油槽通過下進油孔與總進油孔位于球形軸承的球心處位置相連通,環狀上自反饋油槽通過上自反饋通路與下靜壓腔相連通,環狀下自反饋油槽通過下自反饋通路與上靜壓腔相連通,環狀上回油槽通過上回油通路與環狀軸承回油槽相連通,環狀下回油槽通過下回油通路與環狀軸承回油槽相連通。
進一步,所述環狀上進油槽、環狀上自反饋油槽、環狀上回油槽、上靜壓腔分別與環狀下進油槽、環狀下自反饋油槽、環狀下回油槽、下靜壓腔關于球形軸承的水平中心面對稱。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帶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采用自反饋的節流方式,無需額外增加節流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因小孔節流器帶來的各種問題,因此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承載能力大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帶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球形推力軸承的球形軸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如圖1所示,一種帶自反饋節流的靜壓球形推力軸承,包括轉子1、上軸承座3、下軸承座7、球形軸承13。上軸承座3和下軸承座7緊密連接在一起,球形軸承13位于上軸承座3和下軸承座7連接形成的腔體內。轉子1連接球形軸承13并固聯為一體。
如圖2所示,沿球形軸承13的表面,在上半部分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環狀上進油槽15、環狀上自反饋油槽16、環狀上回油槽17、上靜壓腔18,在下半部分從下向上依次設置環狀下進油槽19、環狀下自反饋油槽20、環狀下回油槽21、下靜壓腔22,在球形軸承13的水平圓周面上設有環狀軸承回油槽6。在上軸承座3和下軸承座7的連接處設有與腔體連通的環狀軸承座回油槽12,在上軸承座3和下軸承座7的連接面上設有若干個連接環狀軸承座回油槽12的油孔11。其中,上環狀進油槽15、環狀上自反饋油槽16、環狀上回油槽17、上靜壓腔18分別與環狀下進油槽19、環狀下自反饋油槽20、環狀下回油槽21、下靜壓腔22關于球形軸承13的水平中心面對稱。
在轉子1的中心設有從上而下并連通到球形軸承13內部的總進油孔14,用于由外部供油設備向軸承內輸入壓力油。在球形軸承13內部設有上進油孔2、上自反饋通路4、上回油通路5、下進油孔8、下自反饋通路9、下回油通路10。其中,環狀上進油槽15通過上進油孔2與總進油孔14位于球形軸承13的球心處位置相連通,環狀下進油槽19通過下進油孔8與總進油孔14位于球形軸承13的球心處位置相連通,環狀上進油槽15和環狀下進油槽19的作用是將外部壓力油均勻輸送至軸承與底座之間的間隙內。環狀上自反饋油槽16通過上自反饋通路4與下靜壓腔22相連通,環狀下自反饋油槽20通過下自反饋通路9與上靜壓腔18相連通,環狀上回油槽17通過上回油通路5與環狀軸承回油槽6相連通,環狀下回油槽21通過下回油通路10與環狀軸承回油槽6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46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七擋液力變速器擋位控制及供油液壓系統
- 下一篇:傾斜墊片式徑向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