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244666.0 | 申請日: | 2016-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5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朱益民;沙林;王寧會;王瀅;李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事大學;蘇州七季環科織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1/44 | 分類號: | D06M11/44;D06M15/564;D06M13/207;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趙淑梅,李馨 |
| 地址: | 11602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織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織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輕化工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賦予織物單一的防水、透濕、阻燃、拒油和耐氣候等功能并不少見,且相應的整理工藝日趨成熟。上述產品雖具有某種特殊功能,但已顯得功能單一,不能適應當前日新月異的紡織品市場的變化,特別是對于旅游、運輸、產業用布、航空航天和軍工等領域,功能單一的紡織品更是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將織物改進,得到了具有隔熱、阻燃、抗菌和電磁屏蔽為主要功能,兼具防水、透氣、透濕、防靜電和防紫外線等多種功能的織物,解決了上述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織物,所述織物包括改性織物本體、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水性聚氨酯樹脂層,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將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其內,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將包覆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的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其內。
本發明所述改性織物本體優選為多元羧酸法改性織物本體。
本發明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中的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優選為水熱法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本發明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包覆在改性織物本體上的重量優選為5-7g/m2。
本發明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按重量份,優選為由下述組分組成:
水性聚氨酯樹脂9-15份
改性納米氫氧化鎂1-3份。
本發明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中的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優選為水熱法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本發明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層包覆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上的重量優選為25-30g/m2。
本發明利用氫氧化鎂具有阻燃、抗菌及電磁屏蔽的功能性,再根據氫氧化鎂粒徑越小,分散性越好,其功能性越強的特點,先對織物進行表面改性處理,使納米氫氧化鎂顆粒在改性后均勻、充分且牢固的結合在織物表面,而織物后處理中使用的涂層技術又使織物表面具有微粒化,結合氫氧化鎂的阻燃特性,織物又體現出高效隔溫、防紫外線和防水等功能性。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織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采用多元羧酸法對織物本體進行改性,得到改性織物本體;
②采用水熱法對氫氧化鎂進行改性,得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③將改性織物本體與改性納米氫氧化鎂采用浸軋烘燥技術使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內;
④按預定重量份,將水性聚氨酯樹脂與改性納米氫氧化鎂混勻后涂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的表面上。
本發明所述織物本體的改性方法優選為將織物本體在檸檬酸與次亞磷酸鈉混合液中進行兩次浸漬處理,所述檸檬酸與次亞磷酸鈉的重量比為2-3:1-2,每次浸漬時間為15-20min,浸漬后取出,80-100℃烘干10-15min,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得到改性棉織物。
本發明所述納米氫氧化鎂的改性方法優選為用4-6mol/L礦化劑氫氧化鈉溶液將氫氧化鎂調節填充度至60-70%,超聲分散,200-250℃水熱反應15-20d,得到具有六角片狀特殊形貌的晶體氫氧化鎂,稀釋、抽濾、依次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清洗、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
本發明所述將改性織物本體包覆在改性納米氫氧化鎂層內的方法為將改性棉織物與改性納米氫氧化鎂進行浸漬處理,二浸二軋,浴比為10-15:1-5,浸漬溫度為100-120℃,每次浸漬時間為15-20min,浸軋后取出,80-100℃烘干2-3min。
本發明有益效果為:
①本發明制備的織物不僅環境友好還功能多樣,具有隔熱、阻燃、抗菌及電磁屏蔽的主要功能,兼具防水、透氣、透濕、防靜電和防紫外線等多功能性;
②本發明制備的織物具有附著力強、工藝簡單及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本發明附圖3幅,
圖1為實施例1所述未經任何處理的棉織物的SEM照片;
圖2為實施例1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附著于棉織物纖維表面的SEM照片;
圖3為實施例1所述改性納米氫氧化鎂滲透于棉織物纖維間隙的SEM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實施例可以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更全面地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下述水性聚氨酯樹脂購于丹東恒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FS-801。
實施例1
一種多功能棉織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事大學;蘇州七季環科織物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海事大學;蘇州七季環科織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2446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